作为工业强省,也是数字经济大省,江苏正在抢抓机遇,加紧布局工业互联网。人民网从江苏省工信厅获悉,到2024年底,江苏要累计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超过60个,支持全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企业推广应用标识解析体系。截至目前,江苏已上线二级节点51个,占全国总数的20%,累计接入企业数占到全国近七成。(12月15日人民网)
工业互联网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战略高地,是实体经济的升级,加紧布局工业互联网,是顺应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供给能力、引导和满足消费升级的努力方向。面对发展实体经济新要求,要以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倍增器”,是推进经济数字化的最佳载体,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标志性成果,工业互联网发展蹄疾步稳,从概念普及到行业深耕,通过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高效连接,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实现途径。产业规模也逐年递增,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迈过万亿元大关,有力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步入快车道。江苏拿出重磅举措,营造创新、协同、开放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环境,一网先行,取得历史性成效。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基实。发展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必须打造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底盘”。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步入快车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截至目前,全国建设项目超过1100个,投资超过34亿元人民币,应用于工业工业互联网的基站超过3.2万个。建设5G基站超过70万个,终端连接数突破1.8亿,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2022年4月,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围绕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提出夯实基础设施等重点任务实施的行动,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过程中正迸发出磅礴力量,为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工业互联网迎来新一轮大突破奠定基础。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迈过起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要让数字化转型的引擎转得更稳更持久,必须保持创新发展的战略定力,推动融合创新、产业再造再上新台阶。一方面聚焦设备互联互通、数据创新应用和设备平台安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动网络、平台、安全等功能体系建设,通过树立标杆、制定标准、推广成果,逐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让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舞台更广阔,为新业态新模式更好落地开花提供肥沃土壤。一方面在行业应用上多做文章,加强面向不同传统行业场景的应用实践,加强供需对接,加速规模化应用推广,促进工业互联网不断向国民经济“毛细血管”延伸,推动更多企业转型升级。
风物长宜放眼量,数字经济谱华章。站在历史新的起点,在工业互联网赛道上,江苏蓄势发力,一着不让,一定能赢得先机、扩大优势、掌握主动,为中国制造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多更大的成就注入更多江苏能量。(子木)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