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6月24日,全国7家文博单位百余件精品文物齐聚浙江省博物馆,“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在浙博孤山馆区浙江西湖美术馆启幕。
此次展览以“大唐盛世”为时代背景,以“法门珍宝”为核心亮点,汇集了全国7家文博单位的百余件精品文物,旨在通过珍贵的文物遗存,多维度、立体化地展现唐代高度发达的文明,为江南观众奉上一场穿越千年的大唐文化盛宴。
1981年8月24日,扶风的绵绵阴雨,使历经了372年风雨剥蚀且年久失修的法门寺明代真身宝塔的半边塔身轰然坍塌,另一半塔身却依然矗立,一时成为奇观。宝塔的倒塌,使宝塔下地宫重现世间,震惊了考古界,也改变了法门寺沉寂千余年的命运。1987年4月3日,2000余件大唐皇室重宝簇拥着举世无双的佛指舍利横空出世,使其成为“20世纪中国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法门寺地宫的发现,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盛世大唐的窗,让我们能够窥见那个时代的辉煌。富丽堂皇的金银器、千峰翠色的秘色瓷、奇异多彩的琉璃器、精美异常的丝织品等大唐宫廷器物,随舍利供奉于法门寺唐塔地宫的坛场之中,尽显大唐社会的风采神韵;缕缕茶香沁人心脾、丝丝酒香醇厚绵长、袅袅檀香古韵悠长……唐代多元包容的文化如同和煦的春风,不断吹拂着后人的心田,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法门寺地宫尘封千年的瑰宝,为盛唐的技与美写下不朽注脚。鎏金浮光中,錾刻工艺如笔走龙蛇,缠枝莲纹在银香囊上舒展绽放,玲珑剔透的秘色瓷泛着“千峰翠色”,釉面如凝露含烟,印证陆龟蒙笔下“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绝代风华。法门寺的珠玉琳琅,不仅是皇家崇佛的见证,更是唐代“工致天然”美学观的巅峰凝结。技艺在梵音中淬炼成诗,器物在晨钟暮鼓间沉淀为史。当来自大唐盛世的各类珍宝齐聚一堂,我们仍能触摸到那个时代——技以载道,美以通神,千年不息。
秘色瓷珍品揭开了千年之谜。八棱净水秘色瓷瓶釉色如“千峰翠色”,又似“明月染春水”,乾隆皇帝遍寻不得的至宝在此呈现。这些瓷器来自浙江慈溪上林湖窑场,千年前“浙江制造”的皇室贡品荣归故里。
走进展厅,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到法门寺博物馆藏的六臂观音纯金宝函、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顶银宝函、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鎏金银龟盒、鎏金人物画银香宝子等珍贵文物。策展方还精心遴选了来自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昭陵博物馆、镇江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代表性文物。此外,本次展览特设“唐茶雅韵”“香道梵音”“VR体验”三大互动空间,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