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患者多是“老带新” 不少人专程找他做胃肠镜
消化内科专家陈军贤:用心做到精细 才能让患者放心
“不知道我这样说能不能让你听明白?”
碰上患者咨询问题,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军贤主任医师解释完后,偶尔会跟上这样一句有些暖心的询问。
耐心、细致、性格随和、好相处……不管是患者还是同事,大多数人对陈军贤的印象都可以用这些词来概括。
陈军贤的患者中不少都是通过“老带新”的方式找上他的,时不时有人专程找他做胃肠镜。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主要就是慢一点、细一点、花的时间长一点,用心做到精细,才能让患者放心。”为了保证胃肠镜检查的质量,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陈军贤每个半天只安排5-6台胃肠镜。有患者开玩笑说他是“火眼金睛”——明明不久前才在其他医院做过检查,当时没被发现的息肉,在陈军贤的眼皮底下变得“无所遁形”。
“一周前才检查过,怎么又多出来9颗息肉!”
秦大伯今年67岁,前段时间大便总是不太成形,在当地做了人生中第一次胃肠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胃的情况还好,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不是大问题;肠子里发现了一大一小两颗息肉,0.5cm的小息肉当场摘除,还有一颗却有2.5cm×2cm,医生建议住院摘除。
秦大伯一时做不了决定,暂时回家。在杭州工作的儿子和儿媳知道情况后找朋友打听了一圈,把秦大伯从老家接到杭州,找到陈军贤。
“肠镜过程中,除了原先发现的那颗2.5cm的大息肉,还发现了3颗0.7-0.8cm的中等息肉和6颗0.5cm以下的小息肉,一并摘除。”陈军贤回忆,当家属被他喊进内镜室(记者注:胃肠镜检查不需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若获得医生同意,家属可以进入。为了让在外等待的家属及时了解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安抚,陈军贤习惯摘除息肉前请家属进入内镜室亲眼看着屏幕确认)确认新发现的9颗息肉时,一脸震惊——“一周前才检查过,怎么又多出来9颗息肉!”
幸运的是,一周后的病理报告提示,所有息肉均为良性,最大的息肉为中度异型增生,其余的都是管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异型增生,尤其是中重度的异型增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危险信号。研究发现,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分别约为2%、10%,25%-50%。而当管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转变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则属于癌前病变。这位患者发现、处理得都比较及时,没有发展到更严重的地步。”
“现在排除了肿瘤,息肉也摘掉了,我就感觉好多了!”
三年前,由于时不时烧心、反酸、呃逆,58岁的林大姐去医院做了胃肠镜,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C2期,肠子里也有两颗小息肉,当场摘除。去年,林大姐去复查,胃部情况没有加重,肠子里也没有新的息肉出现,医生认为情况有所好转,可林大姐本就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她觉得自己以前的症状并没有完全消失,总怀疑医生没有检查仔细。
最近,烧心、呃逆、恶心、大便偶尔不规则等症状持续,林大姐坐不住了,听人推荐了陈军贤,立刻找到他要求做胃肠镜。
“其实在问诊过程中可以发现,患者存在一定焦虑情绪,这也可能导致相关症状的加重。”陈军贤说,胃肠镜检查发现林大姐轻度反流性食管炎、胃部散在点状糜烂,同时摘除了3颗胃息肉和4颗肠息肉。
从麻醉中清醒过来后,得知情况,此前一直表情严肃的林大姐忽然笑了,“我就觉得不会无缘无故难受啊,现在排除了肿瘤,息肉也摘掉了,我就感觉好多了!”
这三类人群建议优先接受内镜精查 送陈军贤主任5个门诊专家号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守护消化道健康的关键,内镜精查是最重要的途径。为此,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于近期引进日本奥林巴斯290放大内镜系统,弥补传统胃镜分辨率有限、可能造成微小病变漏诊的技术缺陷。即使仅1毫米的早期癌变,在放大内镜下也能清晰识别,提高检出率。
陈军贤建议,以下三类人群优先接受内镜精查:
1.高风险人群:40岁以上、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符合任意一条),建议每年筛查;
2.症状提示者:出现长期反酸、黑便、不明原因贫血等症状,应警惕消化道肿瘤;
3.术后随访者:早期病变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监测复发风险,早干预、早处理。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