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无锡 > 正文

江阴市月城镇双泾村:“云”端上卖螺蛳 果园里开直播

文章来源:中国江苏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7-24 16:19:53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

关键词:#生活富裕#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在江阴市月城镇双泾村,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农民纷纷将直播间开进自家果园。过去葡萄大多靠上门收购,现在,网上接单渠道多,价格还能卖得高。自从做上了家庭电商,农户不再为农产品的销路发愁,开网店、发朋友圈、直播带货、平台寄卖……众多渠道让家中的农产品供不应求。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近年来,双泾村抢抓互联网发展新机遇,大力培育新业态、积蓄新动能,为强村富民提供有力支撑,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美丽乡村”称号。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新农人”:一根网线打开农产品新销路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今年29岁的如皋小伙许黄飞在双泾村“务农”已经有7年了。作为江阴优果百汇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毕业后选择和农业打交道,弯路没少走。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习惯于农村的生活。大学毕业后也去过大城市实习,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再加上当时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就决定回到农村。”许黄飞读大二时就开始了电商创业,毕业后,他决定将电商和农业结合起来,从事农产品电商销售,在寻找货源的过程中,他选择将公司落户农产品丰富的双泾村。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生鲜电商不好做,品控比较难,而且农产品有季节性,像双泾村主要种植水蜜桃、梨子、葡萄,集中在夏天上市,到了9月份以后就没有东西卖了。”2015年底,许黄飞一算账,收入并不理想,他决定往休闲农庄方向转型。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然而线下发展也不顺利,“2019年一场大雪,我们的大棚被压坏了,而且户外拓展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客源并不稳定。”此后,许黄飞又开始转型当时正在风口上的社区团购。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一开始在无锡本地以及周边的苏州、常州发展了5家合作单位,后来社区团购进入巨头烧钱模式,竞争太激烈,我们的合作单位只剩下两家。”在线上和线下兜兜转转,许黄飞带着难以割舍的农业情怀,重新回到了电商领域。从去年开始,他把积攒的客户引向微信商城和抖音平台,为江阴的农产品带货。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目前我们自己的160亩果园已经舍弃了传统的批发渠道,通过线上销售,一年能卖出约50万元。此外,我们也帮助周边的农户销售葡萄、梨、桃、大闸蟹、螺蛳等,去年帮助了20家果农,销售金额约15万元。”许黄飞说,政府各部门对于像自己这样在农村创业的年轻人给予了很多帮助,“人社部门的创业补贴以及免息贷款帮我在创业初期稳住了根基,举办的多场创业培训和比赛,让我学到了很多创业经验。通过农业农村部门的牵线,我结识了很多省级农业专家,对果园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市里还定期举办农产品展会,邀请我们免费入驻‘澄农荟’平台增加销路。”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随着线上销售的不断发展,许黄飞也面临在农村很难招到电商类人才的问题。此外,水果的包装和快递费用偏高,有时候比水果本身的价格还要高,不利于线上销售。“希望物流费用可以降低,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许黄飞说。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村干部:“逼”出来的电商助农增收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我们村发展农产品电商,其实是被疫情‘逼’的。”双泾村党委副书记孙科坦言,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农户原有的供应链销售链被打断,大量的农产品积压、滞销,给农业发展带来不小的打击。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我们只好在困境中寻求突破,除了传统的网络店铺销售模式外,我们还指导各类电商经营主体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新兴网络销售方式,拓展电商销售新业务,持续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孙科说。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双泾村联合高校对农户进行网店运营与管理培训,帮助解决农户电商经营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鼓励具有电子商务技能的优秀青年回村创业。同时,引导农产品企业和农户入驻阿里巴巴、淘宝、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为电商企业兴建服务站、物流配送站等,完善网络和道路交通覆盖范围与质量,扶持特色农产品电商项目落地。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慢慢地,双泾村从事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队伍不断壮大,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带动农民就业360余人,农产品网络年零售额累计达1000余万元。“双泾螺蛳”“双泾葡萄”“双泾翠冠梨”等一批知名品牌相继涌现,成为网销“香饽饽”。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立足乡村振兴,双泾村运用电商思维让农产品“上网”,电商企业从无到有,优质农产品搭上“互联网+”的高速列车,产销对接更快速、更精准,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新路子。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原住民”:见证“穷村”向现代农业转型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今年62岁的村民沈生林亲身经历了双泾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以前我们村大部分是渔区,收入有限,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两大区域——南有占地2500亩的生态养殖园,北有占地近4000亩的林果种植园,尤其是螺蛳产业,从无到有,打出了‘双泾螺蛳’的品牌。”沈生林年轻时是村里的农技员,当时村里的鱼塘孵化鱼苗都要向水里洒黄豆浆,沉底的黄豆浆成了螺蛳的优质饲料,捞上来的螺蛳壳薄肉嫩味美。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一开始我承包了20多亩鱼塘研究螺蛳养殖,没想到螺蛳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很难养,亏得一塌糊涂。”沈生林回忆,直到2000年,总结出养殖规律后,养螺蛳开始赚钱,村民们才开始效仿。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现在我们村从事螺蛳养殖的村民有200多人,养殖规模已经有2000多亩,‘双泾螺蛳’销往全国,每亩能赚两万多元。”沈生林说。而10年前,该村螺蛳养殖规模才300亩。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原来我们村是名副其实的穷村。”沈生林说,现在,村里整合了云外水庄、农渔文化、芙蓉湖湿地、农夫果蔬等景点,改善了道路、餐饮、住宿、休闲体验等配套设施,打造了一日游精品线路,为富民增收拓宽了渠道。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专家点评】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教授 华彦玲: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农产品电商被赋予了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拉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期待。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形成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引领、传统小农积极参与的多元电商发展格局。双泾村的实践告诉我们,促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发挥联农带农、示范引领作用,使各类经营主体更顺畅地融入农产品电商浪潮,让更多农民切实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因类制宜为经营主体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江苏百村联合调研组P66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