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无锡 > 正文

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无锡船文化再“扬帆”

文章来源:无锡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6-03 15:56:21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今日端午,端午赛龙舟是中华民俗,更是江南民俗。无锡清代诗人杨抡在《芙蓉湖棹歌》中写道:“年年竞渡闹龙舟,爱向芙蓉湖上游。”时至今日,端午时节,蠡湖之上,龙舟竞渡盛况再现。这一古今盛况的背后,蕴含着无锡悠久的舟船文化。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无锡船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运河文化和工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机械船代替了手作船,传统造船技艺日渐式微,曾经辉煌的无锡船文化逐渐暗淡。不久前,江南木船制造技艺成功申报为无锡市级非遗项目,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关键期,无锡船文化能否再度扬帆?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抢救行将消失的造船技艺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无锡傍太湖,依运河,城市河网交错,自古交通“以水不以陆”,造船业是无锡古老的手工制造业之一,船舶在无锡人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船文化科普教育基地里,陈列着太湖七桅船、太湖沙船等模型,该校教授、无锡船文化研究会会长张依莉看着这些船模,总是心生感慨。“古运河因船而兴,工商城因船而名。”张依莉细述,从艅艎﹑洛神舟﹑龙舟,到西漳船﹑黄鹄号等,无锡船舶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和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造船史上都可圈可点,更可贵的是嘉兴红船﹑渡江第一船等,也都深烙着无锡印记。但令她焦虑的是,传统造船技艺已濒临失传,传统船舶成为难得一见的“展品”。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身为无锡市政协委员的张依莉提交了一份“关于抢救和保护无锡传统造船技艺”的社情民意,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她提出,无锡不妨打造黄埠墩夏夜水上舞台,集中展示无锡舟船文化;不管是运河游船,还是太湖游船,都要凸显无锡特色;每年的龙舟赛期间,可以设立与传统舟船相关的项目;此外,无锡文旅领域也可以设计推出以无锡舟船为元素的创意“伴手礼”……总之,让无锡船文化以更加美好的姿态,走进、融入现代人的美好生活。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建设大运河不能缺船文化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千年运河,承载多少故事。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抱城而过的城市,摇橹声中,孕育出了无锡特有的船文化。近年来,无锡市档案史志馆,锡山区、惠山区相关部门,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等单位,包括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该校古船文化中心都在进行传统船舶制造技艺的整理。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2019年夏天,以章桂兴为首的一批老船匠聚在一起,在没有存世的西漳船实体,也找不到任何技术图纸的情况下,老船匠们全凭经验,复原了西漳大船。2019年12月,一艘13米长、2.5米宽的西漳式木帆船复原完工,在西漳公园下水,重现江湖。一艘按照古法还原的传统船舶,让无锡船文化再度走入今人视野。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生长在运河边的章桂兴跟船打了一辈子交道,曾在无锡县交通船厂从事修造船的技术和管理工作,退休后,受大运河申遗成功的鼓舞,章桂兴开始做船模。章桂兴做船模也捐船模,2012年起,他陆续将自制船模捐给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无锡方志馆等场所。今年初,江南木船制造技艺入选第五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章桂兴喜出望外。他告诉记者,自己做船模就是为了给家乡留点东西,他也愿意为正在建设的无锡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尽点力。章桂兴说,不管这门手艺是否后继有人,总要让生活和来往运河边的人能够看到这里曾经辉煌的船文化。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船文化是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张依莉看来,舟船是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现实的缩影,是古老中国的文化符号。“没有舟船的运河文化是不完整的。大运河建设中必须要有船文化的一席之地。”张依莉建议,无锡应该设立“船文化博物馆”,同时,着手整理编写无锡舟船史。她担心随着年代久远岁月老去,这项工作的难度会越来越大。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船文化符号深入人心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无锡河道上出现的主要船舶,大多为米包子船、西漳大船、丝网船等类型。目前,无锡对地方船文化的系统研究和传扬还远远不够。旧时造船,声势浩大的“敲排夫”是无锡老船匠们最深刻的记忆。“敲排夫”出现在造船工序中的“捻缝”环节,由领钉人指挥、一二十名捻工边劳作边应和,形成颇有气势的劳动号子,堪称吴文化一绝。目前,以章桂兴为代表的十多位老船匠仍能完整再现“敲排夫”。只是老船匠们的平均年龄已近八旬,他们希望可以在景区等适合的场景现场表演“敲排夫”,以留存影像资料,放大和传承无锡特色的船文化。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无锡的船文化可以讲的故事太多了。”文化学者马千斤告诉记者,据《辞海》1980版经济分册记载:【西漳船】一种内河木船。以江苏无锡西漳村最先建造而得名。头小底圆舱口较大,航速较快,载重二十吨至一百吨。为内河木船传统形式中较好的一种。适用于装运粮食、百货以及其他散装货物等。同时,西漳船还收录于《中国水运辞典》,在《无锡市交通志》《无锡运河志》等中都有记载,被称为“江浙一带的内河优良船型”。“西漳船已经演化为一种船型而不是具体某条船,这个船型也已经成为各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马千斤说,上世纪80年代,以西漳船为船型的60吨钢制货泊船,被评为全国优秀船型二等奖。“老船工们还原了很多船型的模型,一个模型背后就是一段历史故事,我们将尝试把这些故事完整地讲给市民尤其是孩子们听。”马千斤说。为了更好地挖掘船文化、传承船文化,堰桥街道正在筹备“西漳大船船模文化展览”。记者了解到,展览将展出黄鹄号、康乾龙船、红船、江阴渡江第一船、米包子船等船型,还将展出江南地区船厂普遍使用的造船修船的工具和平台。该展览将首先在天一第二实验小学这个船文化特色学校内展出,之后还将走进村镇、街道新时代文化实践中心,让更多市民了解无锡船文化。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让船文化传承更贴近生活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说到与日常生活关系最近的船文化,无疑是太湖船菜。“端午前后,我们一般就会推出干炸银鱼、酒醉呛虾等夏天主打菜。”太湖船菜的非遗传人、横云饭店丁益明告诉记者,太湖船菜的特色是菜品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春天主要是圆盅甲鱼、银鱼炒蛋、清蒸太湖刀鱼;夏天以糖醋鳜鱼、奶白鲫鱼汤等为主;秋天主打梁溪脆膳、炒蟹粉、田螺酿肉、糟油白鱼;冬令则以三丝银鱼羹、清炒虾仁待客。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无锡太湖船菜,从春秋末年吴国名厨太和公算起,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从最开始吃的纯天然食材,到之后走精致、讲究线路,太湖船菜逐渐形成了一种洁而鲜、少而精的独特菜系,太湖云块鱼、梁溪脆鳝、糖醋活鲤鱼、脆皮银鱼……一道道佳肴,翩然山水之间。自2014年横云饭店被评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湖船菜”传承基地后,丁益明对太湖船菜的保护、传承、发展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要传承也要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做优传统的菜品,也能经常推陈出新。”丁益明说,由于近年来太湖禁捕,太湖船菜的食材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在菜品中呈现包孕山水的意境是他们一直在琢磨的事儿。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如今,横云饭店正在进行提升改造,预计今年10月重新亮相。届时,太湖船菜也会以更新鲜的面貌出现在食客们面前。由于太湖生态保护,在船上吃船菜的场景依然无法再现,但太湖船菜的特色将会随着时间推移焕发更多的光彩和活力。(韩玲、张月)weC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