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看中国|让文物活起来

2024-05-23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2023年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往陕西途中,考察运城博物馆时强调。

  “总书记与我们边看边交流,夏县师村遗址的石雕蚕蛹、东庄彩陶盆、倗国墓荒帷……每件文物他都看得特别仔细。”这份重视让时任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卫龙觉得责任重大。

  山西运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孕育出了中国最早的农耕文明。传说,舜帝曾经在运城盐湖的岸边,手抚五弦琴,吟唱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歌谣《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2024年春节后,在琅琅书声中,运城市人民路学校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走进博物馆,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运城博物馆现有藏品35000多件,其中珍贵文物675件(套)——距今约4500万年的“世纪曙猿”化石,把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出土于西阴遗址的石雕蚕蛹,距今已有6000多年,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蚕蛹形象;距今约6000年的东庄彩陶盆如今仍然色泽鲜艳,体现了高超的制陶工艺;东汉《建宁残碑》的出土填补了山西地区无汉碑的空白……

  “我们要有理有据地向世人证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面对学生们求知的眼神,卫龙的话语铿锵有力,“博物馆是以文物作支撑,进行收藏、研究、阐释、展示、教育的重要场所,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做好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