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绘江南,山水如墨染

2024-05-26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送走春天,进入初夏,这个时节的江南风景,犹如墨染一般。

看山看水,总是诗情画意。除了诗词,还可以用生花妙笔来描绘。这段时间,在橙友圈的#橙柿书画社#话题,很多人上传了他们笔下的江南山水图景。近百位橙友的作品中,有不少“学院派”专业选手,他们是中国美院中国画学院优秀学生代表。

一起看看他们的山水原创佳作吧。

《先照寺一隅》

橙友“中国美术学院汤筱染”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谷旻点评:搜自然物象之妙,图境界神韵之真,是中国画创作的要旨。这幅先照寺写生小景,构图布景新颖奇巧,笔墨清雅明净,不拘泥于定法,能做到融心于自然,以意造林泉,可以说是一次以自我审美关照客观自然的很好的尝试。

《茶山谷雨》 橙友“中国美院国画陈彦妍”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陈磊点评:此画以没骨法为主要表现手法,呈现出了一幅宁静而有诗意的春日茶山景象。画面中的汁绿和花青色调为观者勾勒出了茶山的生机勃勃和清新的氛围。山腰缭绕的云雾增添了一层神秘感,使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立体。两处村庄在画面中的呼应,不仅展现了自然美,还为作品注入了些许人文气息,增强了观者对画面的共鸣。而描绘中的“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则将观者引入了一种温馨、深情的氛围,使人不禁想起了春日采茶、品茶的愉悦场景。整体而言,这幅画通过巧妙的构图和色彩运用,生动地展现了春日茶山的美丽和宁静,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美好的想象。

《枯木溅扑图》

橙友“中国美院国画邵若栩”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陈明坤点评:此幅作品以表现清泉幽谷为主,题材以传统山水画中的表现内容为主,能感受到他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笔墨运用,率性而又简洁的笔墨语言,表现出自然山川的意象和他本人的心性。近景的枯木寒林疏密有致,秩序井然,形态各异;中景的河流穿插自然,循序渐进;远景的溪水飞流直下,妙趣横生。整幅作品气象万千,古意盎然。

《春欲晚》

橙友“中国美院国画金家喻”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罗颖点评:作品运用了青绿色的山水画染色法,描绘了杭州郭庄的景色,色彩的运用将园林氛围中的萧瑟与生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山石叠翠、临水而建的景苏阁,高高在上,面朝西湖,赏心悦目。忆当年,主客在亭内把酒言欢,远眺西湖,借一阵清风,看湖上船儿穿梭,鸟儿翻飞,是何等惬意。

《烟村春晓》

橙友“中国美院国画孙诗雨”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陈明坤点评:面对自然写生,一方面要状物写形,着力于物象的特征面貌和山川之穷变,又要心向往之,以情动人。此幅写生作品画面中的山川和云林虚实相生,生动自然,对笔墨的处理也恰到好处,妙趣横生,林木姿态各异,张弛有度,烟云中,有形态各异的农居和田地错落有致,若隐若现,扑朔迷离,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欢迎来#橙柿书画社#投稿 你的作品将有机会刊登展示并获得导师点评

橙柿互动App开设#橙柿书画社#话题,都市快报每周推出“橙柿书画社”常设版面,不定期刊登大家的优秀书画作品。欢迎各位书画爱好者晒晒自己的书法、篆刻、绘画作品,题材不限。每期投稿作品中的人气作品,除有机会在《都市快报》刊登外,特别优秀作品还将获得名家导师点评。

特别提醒:橙柿互动为本次云书画系列活动唯一指定平台,一律不接受线下投稿,全部作品以图片形式上传至“橙柿书画社”话题下,并附上简单作品介绍。上传的作品图片要平整、清晰。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