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以“城市美育”提升文化服务

2024-05-26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以“锦绣湖塘+系列”主题为抓手,聚力锻造“最湖塘”IP。今年以来,湖塘镇以“城市美育”接棒“文化服务”,打造美学生活市集、城市美育微旅手册、城市美育新民艺美精品展、城市音乐汇等一批文体商旅农融合活动,让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美育服务触手可及。

打造全民美育“新阵地”

多年来,湖塘镇持续推进文化惠民雨露工程、全民健身阳光工程、全民阅读燎原工程和文体队伍建设工程,不断构建“大美育”格局。

在近日举办的“全域出彩 共赴春宴”活动中,发布的“锦绣微旅途·欢乐湖塘行”城市美育微旅手册,串联起淹城、胥城遗址、何留钟塔、东新雪芹艺苑、马杭木雕艺术馆在内的一城、二址、三苑、五馆、八场、十六园。来自丰乐、淹城、何留、江村等12个社区的书记作为城市代言人,上台推荐身边美景。“身边竟藏了这么多宝藏地,周末想带着儿子来场文化打卡之旅。”市民周舒感慨道。

近年来,湖塘镇持续深入推进“湖塘印记”品牌行动,利用环太湖艺术城、熹平美术馆、常州市单银娣艺术研究院、品鹭篮球馆、大喜来工坊等社会力量,定期推出高品质的展览和活动,形成多元一体、博采众长的鲜明特色和湖塘印记,让群众多视角感受城市美好。

“文化是积淀的结果,也是流动的结果。”湖塘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周华表示,今年将打造“行走的美育课堂”及“锦绣湖塘·君之约”文创品牌,计划全年开展600余场特色活动,推进城市美育在全镇各个角落绽放。

扩大美育服务“新路径”

由周华、李淑元作词,恽新苗作曲的原创歌曲《印象湖塘》,近日在首届江苏“城市音乐汇”活动中,从154首歌曲中脱颖而出,获优秀作品奖。

5月初,在新天地公园北广场,一场由常州市文化馆、湖塘镇政府主办,湖塘镇综合文化站承办的青春歌会热闹上演。现场,警察、理发师、教师、学生等逐个登场,群体代表呐喊和叫好声划破夜空。该场歌会同步开启线上直播,“线上+线下”超10万人次观看。

自2020年起,湖塘文化站团队赴上海、苏州、扬州、盐城等地学习,形成文化上的交流、深融。全镇不断扩充美育课堂师资力量,吸纳51位非遗传承人、45个社区的文体管理员、10位百姓公益大讲堂老师等,让美育课堂更接地气。国家艺术基金“传古拓今”金石拓创新应用人才高敏,详细介绍青铜器全形拓图录和技法研究;常州民俗专家季全保围绕“传承龙城文脉 弘扬湖塘民俗”,讲述立春风俗、湖塘历史、市井手艺。

锻造非遗美育“新课堂”

“欢迎来到礼遇·湖塘桥·美学生活5月市集,我所在位置是茶礼区……”随着主持人的开场,在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湖塘镇综合文化站内,举办了一场包含了美育课程、非遗体验、文创展示等内容的直播。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湖塘镇还通过馆社联动方式,举办“承续·展望”——2024年锦绣湖塘城市美育新民艺美精品展,为市民展呈陶艺雕刻、乱针绣、留青竹刻、武进铜雕、俞氏棕编等。

“目前全镇共有46个非遗项目,美育资源丰富。”周华介绍,为用好这些非遗瑰宝,全镇结合春悦、夏律、秋赏、冬熹“福暖四季”特点,携手湖塘老字号、新消费品牌等联动,今年要打造12场市集,让市民徜徉在器、艺、食、服、茶等20余类项目中。

“每月第3周的周日为市集日,也是我们固定相聚的日子。”陶艺雕刻非遗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毓阳表示,市集让市民接触美、感受美。

(记者 殷雯馨 通讯员 何晓丹 图文报道)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