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大学生“进厂”,智能制造“真香”

2024-05-06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进工厂就和“打螺丝”画上了等号?这样的观念过时了。在我们身边有一群大学生,他们进厂房、下车间,不满足于流水线操作,而是面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不断发力,靠双手和智慧驰骋职场。他们的择业选择,也体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业吸引力不断增强。在青年节来临之际,不妨一起来听听这群新生代“进厂人”心声。

王强:从严发放产品“准生证”

自认腼腆的王强是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厂内试验工程师,自2019年进入博瑞工作后,便一直在储能产品试验的一线,他是产品从产线到项目一线的最后一道把关人,经由他们科室把关确认后,产品出厂才有“准生证”,得以确保工程现场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网安全。

在同期大多数同学倾向研究领域发展时,王强坚定地选择在一线拓展。“我大学学习的多与低压电器技术有关,直到与储能柜打交道,才开始慢慢积累高压电器和储能基础知识,而调试技能更是在工作后学到的。”在王强看来,任何岗位都能闪光,尤其是解决了问题,成就感更甚。

有一年,王强接到了500兆瓦工程装备的出厂试验,机器先进行元器件功能性验证,看质量是否过关,再跟图纸看接线,然后在测试平台模拟运行。这是一个海外项目,时间十分紧迫,留给试验的时间只有一天,当时产业链供货配套企业送来了一组箱体,可检验的第一台就出现异常,接线接反了,器件质量也不稳定。王强记录下异常,归类问题以及可能导致异常的因素,与此同时,程序部分也出现情况,装备组连夜排查,发现了10多个异常。那次,王强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而后又马不停蹄到供货企业开了复盘会议,进行技术交底,尤其是一些共性问题,当场提供解决方案。此后他也在工作中关注着供货企业的质量情况,经过几次技术交底,该企业的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能源柜的试验就和阅卷一样,当我关注某个器件接线异常率过高,就会在我的错题本上留痕,此后送来试验的柜体会有针对性的查看接线情况。”王强曾针对不同供货企业不同型号的柜体按图索骥,果真就查出装配方向的错误,设备接入电源时,端口提得过近,火线和零线容易碰线造成短路,后来王强就想了个方案,通过工装插入端口,避免接线情况。时至今日,随着供电方式的进一步提升,通过源头供电彻底解决了碰线短路的情况。

试验中爱思考问题并且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是王强在岗位上的常态。比如原本电池舱试验是需要采用汽吊的方式进行,将电源线从箱体底部接入,后来王强发现公司的场地有限,根据他的观察箱体侧面有两个被堵住的洞口。“我想开通侧面洞口,改变电池舱试验的接线方式,是不是也能完成试验工作。”王强向公司申报了这一情况,后经企业综合评定,采纳了他的改造建议,如此一来,每一台电池舱能节省约5000元汽吊成本。

2022年,王强走上了技术管理岗位,负责试验工程师新员工培训,他还总结了出一套体系操作指导文件,通过操作标准化,减少误操作的损失。“这都是一线工作积累的经验,形成异常率的标准化文件,去年产品异常率减少了一半,整体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企业负责人说。

董富强:机械手成为多面手

“早啊,杨师傅。”“早,小董,今天又是第一个呀。”4月25日上午8时不到,在中车常州车辆有限公司钢结构车间里,电焊工董富强迅速戴好焊接面罩,拿起焊枪,在电光石火之间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董富强28岁,2020年毕业于西安铁道技师学院。大家印象里的他,一丝不苟地穿着工装,说话和声细语,笑起来眯着眼睛,生活中有些内敛,但一旦涉及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他总是冲在第一线。

在学校时,董富强学习的是动车制造与检修专业。“老师上课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比如在课堂上展示一张完整的车辆结构图,让我们找出存在的问题。”董富强告诉记者,正因如此,他一直认为毕业后会从事管理岗位,对企业车辆制造检修进行统筹规划。

成为一名电焊工,是校园招聘下的机缘巧合,“真正深入学习了解之后,我爱上了这个行业。”董富强表示,有一门技术傍身,让他觉得很踏实。参加工作之初,董富强深知自己实操水平不足,为了追上进度,在生产过程中,他一有空就跟在老师傅后面学习焊接要领,下班后总是在公司实训基地训练到最后才离开,这份执着,让他在半个月的训练后顺利拿到了电焊操作上岗证书。

近几年,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制造类企业不断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公司引进了焊接机器人等数字化设备提高焊接质效。在焊接不同零部件时,机械手的运行轨迹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调整程序设置,这对于从未学过编程的董富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经过近2年的学习,董富强在操作焊接机器人模拟试教设备进行简单训练时,已经游刃有余。记者看到,一旁的数字化屏幕上,显示出他编写程序的焊接运行轨迹,“在示教器上输入运动、逻辑、运算等程序指令,设置焊接路线上各个点位,验证观察后就可以投入生产。”董富强表示,目前自己已经能独立负责300多个点位的复杂程序。

除了自身沉心钻研,他还带动其他青年员工一起努力。去年下半年,生产任务异常艰巨,董富强带领钢结构车间青年突击队开展一线攻关,先后承接了公司出口海外系列产品的组焊工作。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每天开工前后,董富强都对各个组焊工序进行自查,决不让不合格品流入下个工序,最终做到了不错焊、不漏焊,焊接质量100%符合要求的好成绩,保证了公司产品顺利交付。

董富强还在积极准备专升本考试,在工程机械智能制造领域深入探索,学习红外扫描、激光跟踪、AI程序生成等前沿技术。他还不断拓宽技能,冷作、分割等领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已经成为行业多面手。

提到董富强,师傅杨福才赞不绝口:“小伙子主动性很强,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之前在常州经开区职业技能大赛里取得了好成绩,破格拿到了焊接高级工证书,还获得了常州市优秀共青团员荣誉。”下个月,董富强将跟着师傅一起走进行业相关博览会,了解业内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为企业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寻找新的机会和突破。

姚鹏飞:人机协作“技多不压身”

“随着一大批企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大学生进企业会有一片广阔空间。”27岁的姚鹏飞毕业后不久就来到了江南精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公司的一名点检员,负责新厂区各类智能生产设备的一线运维。

“五一”假期期间,在江南精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智能车间产线,AGV无人运货小车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伴随着“轰隆隆”的响声,原材料在滚轮上快速移动,经过轧制、喷淋冷却成一件件成品,在这个机器比人多的厂区内,点检员成为了生产线上重要的一环,点检、维护这些进口设备,是姚鹏飞的日常工作。

“每台机器我们组内都有固定的检查时间,确保在一个月内所有机器都检查过。”在现场的姚鹏飞告诉记者,点检员每天和机器打交道最多,发现一些机器的小故障,他们得当场修好,这不仅考验细心程度,也需要掌握广泛的技术。例如,车间内的喷绘设备都是由电脑程序设定好的工序和图案,要做好这类设备的检查,点检员既要会车床加工又要会计算机编程。“这么多设备摸下来,感觉自己成为了‘杂家’什么都要懂一点。”姚鹏飞说。

姚鹏飞大学的专业是环境设计,读书期间还在部队锻炼了两年,找工作时,姚鹏飞觉得实实在在掌握一门技术挺重要的,就选择成为一名基层工人。虽说是工人,但目前江南新厂区生产线基本实现了无人化操作,各类机器精密又复杂,点检员检查靠“看”是不够的,还要对设备的程序、温度、噪声等进行监控,姚鹏飞在日常工作时,除了常备的手电筒、笔记本电脑,还要携带测绘仪、电压表等工具。

“公司部署AGV无人自动小车时,我们点检组的小伙伴积极和厂区工程师合作,增加了光电检测、设置挡块等,确保产品准确入库。”姚鹏飞说,部门里的老师傅对工作勤劳刻苦让他印象深刻,也激励他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

在车间点检的几年时间,姚鹏飞考取了中级电工证书、掌握了简单的电脑指令编译,CAD作图等技术。他说,自己是最大受益者——技多不压身。既能锤炼技能,又能源源不断学习新知识,力争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大学生进企业,只要肯努力都会无差别成长起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姚鹏飞说,自己持续磨练技术,努力成长为高级技工甚至工程师。

记者:刘懿 孙婕 李垚 何奕欢

摄影:夏晨希

通讯员:张睿哲 徐靓蕾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