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武侠江湖渐远 侠之大者不再

2018-10-31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据金庸身边工作人员确认,著名作家金庸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华山论剑终成绝唱,金庸全集再无续集。

 

  这是2007年6月18日,金庸应邀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金庸其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

  金庸,原名查良镛,是香港著名的报人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享誉国际的文学家。金庸1924年3月10日在浙江省海宁县出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移居香港。1955年,金庸在《新晚报》连载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后,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在写作武侠小说的17年中,金庸笔耕不辍,共写了15部脍炙人口的武侠作品,直到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宣布封笔,不再写作武侠小说。

 

  拼接图片:香港金庸馆内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新华网 张晴 摄)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华人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金庸也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14部作品书名连缀成诗,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分别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另一部短篇《越女剑》未在此诗之列。

  金庸与香港:事业主场 人生舞台

  1948年,在上海《大公报》工作的金庸调往刚刚复刊的《大公报》香港版工作,这次工作变迁令金庸与香港结下了不解之缘。

  金庸南下香港,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半个世纪。事后回过头来看,金庸不禁感叹命运的神奇,他说:“就差这么一点,可能就来不了香港,人生的命运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金庸”这个笔名,是在香港诞生的。1955年,查良镛以笔名“金庸”在《新晚报》连载首部小说,其后一直以“金庸”为笔名在港写作武侠小说,开创了新派武侠新的气象。

  1957年,金庸进入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工作,创作了多个剧本。1959年,金庸在香港创办《明报》,以笔为刀写下万篇政论文章。而作为社会活动家的金庸,毕生心系国家、爱国爱港,为促进“一国两制”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金庸武侠小说被改编为各种电影、电视、电台广播、舞台剧作品,还为潮流电玩和文创产品提供了丰富素材,对香港文化发展影响巨大。

 

  资料图:2017年3月拍摄的香港金庸馆。(新华网 张晴 摄)

  2017年2月28日,香港首个以金庸为主题的常设展馆“金庸馆”在香港文化博物馆揭幕。展览通过300多项展品,向公众展示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历程。部分珍贵展品由金庸及其家人提供,作长期展出之用。

  金庸武侠的英雄: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资料图:香港金庸馆的“侠之大者”。(新华网 张晴 摄)

  武侠,是金庸小说永恒的主题。《神雕侠侣》中郭靖在襄阳城危若累卵时对杨过说的“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是点睛之笔,一语道尽金庸笔下武侠的真谛。

  坚守襄阳城的郭靖,信守民族大义,超越个人得失,令人无尽感佩;人生曲折坎坷、性格狂放不羁的杨过,用郭襄生日的“三件贺礼”(歼敌军烧粮草)完成报国之举,最终又用一粒石子打死敌军统领,真正成为一代大侠;《碧血剑》中身负国仇家恨的袁承志救国无门,不禁让人扼腕叹息;《鸳鸯刀》结尾揭秘的武林秘籍——“仁者无敌”引人深思,仁爱与侠义精神贯穿金庸小说始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金庸武侠的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

  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也是金庸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爱情遇上江湖,碰撞出了无数精彩火花。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郭靖黄蓉伉俪几十年如一日的举案齐眉、相濡以沫感人至深;《连城诀》中丁典和凌霜华用彼此的生命见证了这段绝望而真挚的爱情;《白马啸西风》结尾,李文秀口中“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平添怅惘;《书剑恩仇录》中“金笛秀才”余鱼同与骆冰的感情纠葛是“少年维特之烦恼”;《侠客行》中石清对闵柔忠贞的感情让人击节赞叹;《越女剑》中阿青对范蠡若有若无的爱慕之意说尽少女心思;爱了杨过一生的郭襄,用峨眉派开山祖师的身份开阔了人生道路;最终为救心上人胡斐而死的程灵素,身上有着珍贵难觅的真心;而终其一生为情所困的李莫愁,吟唱着“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葬身火海,徒留一段江湖传说。

  除了爱情,张翠山与张无忌的父子之情,宁中则与岳灵珊的母女之情、乔峰段誉虚竹的兄弟之情、胡一刀和苗人凤的倾心比武……种种情感或复杂或纯粹,为读者展现了不一样的人性和情感江湖。

  2018年10月30日,悲伤的消息传来。江湖渐远,大侠不再,一个时代落幕了。

  (编辑:张晴 根据新华社、大公网等综合整理)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