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苑佳居小区两幢小高层132户居民 为什么用的是消防和生活“混合水”?

2025-07-10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张大伯反映:我住西湖区翠苑佳居小区,共有8幢,其中6幢是多层,实行直供水,2幢和4幢是小高层,只能用水泵房二次供水。水泵房把消防水和生活水混在一起,压到楼顶水箱,我们等于喝了20多年的“消防水”……

张大伯发来两张照片,一张是桶装自来水,一张是接在水盆里的自来水,桶装水这张是年初拍的,盆里的水是不久前拍的,水底都有污垢或沙子。张大伯说已经很多年了,装了前置过滤器还是这样。

张大伯家经过沉淀的自来水

记者现场查看

消防水和生活水汇入一个水箱

翠苑佳居小区建于2003年,共8幢居民楼,其他6幢都是5层或6层,共138户。2幢和4幢都是13层,共132户。

2幢和4幢的水泵房在小区公园地下,物业黄主任带记者来到水泵房,记者看到两台分别印有消防水管、生活饮用水管的设备。

紧挨水泵房的地下水箱,盖着蓝色铁皮,铺着白瓷砖,长宽高均为6米,黄主任打开水箱盖,周边蚊子嗡嗡飞。

“水泵房里消防水管和生活饮用水管出来的水,先全部汇入这个水箱,再分别增压送到2幢、4幢的楼顶水箱。”

黄主任说,小区地下水箱和楼顶水箱,每半年清洗和检测一次,聘请了水质检测单位出具报告,基本是每年6月、12月各一次,每次费用7500元左右。最近一次检测是今年6月底,检测了地下水池和2幢、4幢楼顶水箱(共5个)。

记者看到了检测报告,项目有pH值、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结果显示每一项均符合标准。

即便有检测报告,但黄主任也坦言,其实心里还是觉得喝的水“并不好”。

下午,黄主任和社区、业委会相关负责人坐在一起聊这个问题。业委会一位负责人说,“我家水龙头出来的水,用湿纸巾包裹放一段时间,呈现的是黄色,还有很多黑色污垢,我家还是装了前置过滤器的,很难相信这样的水是正常的。”

“我们只能建议大家买桶装水,或者家里装前置过滤器,目前为止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业委会一位负责人说。

因地上泵房选址问题 错过了二次供水改造

记者从翠苑佳居所在社区了解到,2020年杭州推出二次供水改造政策,根据《杭州市全面推进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行动计划》和愿改尽改的原则,对西湖区各镇街的高层住宅小区,先进行意愿征询调查。2022年第一次对翠苑佳居2幢、4幢征求意见时,90%居民同意改造,在西湖区城管局成功立项。按照当时的政策,业主承担改造资金10%,从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和小区经营性收入等渠道列支,剩余由市区两级政府按1∶1比例补助。

不久,西湖区城管局组织设计、水务、街道、社区等单位现场勘查,发现泵房在公园地下,居民生活和消防水池合用,按照相关规范,生活和消防用水系统需完全分开,要设置独立的生活水箱,而地下泵房面积太小,建议在合适位置建一个地上泵房,原地下泵房用来处置消防用水。

现场勘查后,暂定将泵房建在小区4幢南侧绿化带内,占地面积约80平米。“当时我们方案也在做了,大概费用400多万元,市、区两级补助90%。”物业黄主任说,“小区维修基金不多,也没有经营性收入,当时政府有这么好的补助政策,错过了这个机会,现在推行就更难了。”

但当时在公示环节,因选址、噪声等问题,4幢居民提出较多反对意见,翠苑街道牵头先后三次召开现场会,没有达成一致。反对理由主要是地面泵房是否安全,是否产生噪声,绿地面积不达标等,设计单位和工作人员解答后,部分业主仍坚持意见,记者从社区了解到,当时4幢有27名业主联名反对,还有律师函签发给业委会主任、物业主任个人。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