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象微纪录|与蜜蜂相伴30年 养蜂人酿造“甜蜜”事业

2024-05-08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口述:钱建华 整理:记者 潘凡

  春暖花开,百花争艳,桃花、油菜花、槐花等相继盛开,蜜蜂徜徉其间采百花、酿甜蜜。在鹅湖镇圆通村一处养蜂基地里,一排排蜂箱在树荫下整齐摆放,蜂箱里时不时传来“嗡嗡”的响声。出于对蜜蜂的喜爱,荡口养蜂技艺的第五代传人、60岁的养蜂人钱建华已与蜜蜂相伴近30年,每每看到漫天飞舞采花酿蜜的蜜蜂和集满蜂蜜的巢脾,他的脸上就会不由自主地溢出笑容。

  光是看着这群小家伙就很快乐

  每年春暖花开,对我们养蜂人来说就是开启了一年的忙碌。这段时间有几个主要的花季,比如油菜花、槐花、栾树花等,一直要从4月忙到9月底。

  现在,我固定饲养20箱蜂,每个蜂箱里有5万只蜂,这些蜜蜂每天早上自己飞出去采蜜,吃饱了就飞回来。蜜蜂可以采集方圆3公里内的花蜜,只要观察一下它们在蜂场上方转了几圈,就能知道它们会飞多远,转1个圈差不多是500米路,转4个圈就是2公里路。我可以通过蜂箱门口蜜蜂飞行姿态、活动状况判断出蜜囊、蜜源情况,如果蜜蜂飞起来肚子那边往下沉了,说明蜜囊里吃饱了,回来的蜂如果有八成是这样的,说明外面的蜜源很丰富,可以两天打一次蜜;如果蜜蜂飞得很勤,但是肚子却平的,说明没怎么采到蜜。

  养蜂人还必须当好蜜蜂的“医生”。每天一早我都要检查一遍蜜蜂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养蜂时蜂蜜取多少、留多少非常重要,不能不取、也不能全取,每次取蜜的时候都要适当留部分蜂蜜,以防天气变化,蜂群缺乏饲料。对蜜蜂来说,它们的食物就是蜂蜜和花粉,蜂蜜相当于饭,花粉就是菜,一箱蜂一年起码要吃掉四五十斤花粉,但可以产出四五十斤蜂蜜、15斤蜂王浆。当然,蜂蜜、蜂王浆的品质同科学的饲养方法密切相关,比如,蜂王的选择和管理影响蜂群的状况和生产能力,要选择采蜜能力强、产卵能力强的蜂群作为种群进行蜂王培育,还有就是最好在晚秋育成新王,以控制来年春天蜂群分蜂。

  别看养了这么多年蜂,我的手还是经常会被蜇,不过早就习以为常了。在我眼里,有关蜜蜂的一切都是生趣盎然的,每天照顾这群可爱的小家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就算被蜇也是“甜蜜的痛”。哪怕什么事都不干,泡杯茶坐在边上看着它们飞进飞出都很开心,更不用说它们每天辛劳采蜜、酿蜜,为人们带来了蜂蜜、蜂胶、蜂王浆、蜂花粉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差点和黑熊“亲密接触”

  我是土生土长的鹅湖镇圆通村人,小时候,我经常跑去蜂场看人养蜂。看着蜜蜂飞来飞去采蜜很有意思,偶尔尝到一口甜甜的蜂蜜开心得不得了,于是在心中埋下了一颗长大后要养蜂的种子。1995年,我拜养蜂场场长俞春林为师,正式学习养蜂技艺。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我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养蜂技术,空下来就翻看专业书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下,在养蜂方面渐渐得心应手,一晃到现在,和蜜蜂做伴已近30年了。

  养蜂有“一年木匠三年蜂”的说法,因为养蜂技艺是一门涉及面广、系统性、知识性、实践性强而较难掌握的技术。我跟着师傅学了3年,从8箱蜂养到50箱,这才开始独立去外地放蜂。春夏秋冬、自南向北,养蜂人要辗转各地追逐花期,采用合适的方法在合适的时机采集蜜蜂。养蜂的收入虽然比厂里干活要高一些,但很辛苦,也得靠天吃饭,哪怕花开得再好,一下雨可能就没有收获了。

  1998年4月底,我第一次从村里出发,先到吉林蛟河采椴树蜜,7月到满洲里采油菜花蜜,8月到内蒙古库伦旗采荞麦蜜,9月底10月初回到常州金坛采茶花蜜……一年中大半年时间都在各地漂泊,直到12月底才回到家里。以前条件简陋,放蜂要一路搭车,到一个地方就搭个棚子“安营扎寨”,很多时候就住在荒山野岭。在山沟里一个人风餐露宿,辛苦也寂寞,可没有现在年轻人一路旅行、沿途露营这么轻松。野外常会有各种意外和危险,在吉林住在原始森林旁边,我曾看到过黑熊,幸好生着火堆,黑熊没有靠近;我也曾在途经黄河大桥时亲眼目睹蜂友遭遇车祸,没有经验的养蜂人把蜂棚搭在前面,蜂箱放在后面,后车追尾撞上来,人被蜂箱挤压酿成惨剧,类似的意外每年都会发生。但沿途也会看到很多没有看过的风景、遇到很多温暖,特别是有些林场很照顾我们,燃料没了、食物短缺了,一个电话就给我们送来。

  一个蜂棚、几十箱蜜蜂就好像是一个移动的王国,我把蜂棚扎在山林、草原、村边,跟着蜜蜂沿着花的足迹迁徙……就这样在全国各地跑了8年,直到2006年父亲重病住院,我收到兄弟的通知才从外地匆忙赶回。父母年纪大了,一直为我提心吊胆,我决定不再外出放蜂。但养蜂又是我割舍不下的事业,我就减少了蜂箱数量,在家固定养蜂,这样也能多陪陪家人。现在,我白天养蜂,晚上当保安,一样快乐又充实。

  希望能把养蜂技艺传下去

  养蜂不仅辛苦,还考验养蜂人的技艺。让我自豪的是,“中国科学养蜂创始人”“中国养蜂大王”华绎之就是从我们荡口走出去的,他创建华氏农场,首创中国活框式标准蜂箱,设计制造“华氏蜂船”,推行巡回放养法,开设养蜂训练班,为中国科学养蜂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荡口华氏养蜂技艺传承有序,历经百年一直延续至今,到了我已经是第五代传人。这门技艺在2010年入选无锡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这些年来,蜂王品种、养蜂技艺和养蜂工具等都有了升级,以前取蜂王浆的台基都是手工用蜂蜡做的,费时费工还容易坏,现在换成了塑料材质的台基,省事不少;再加上现在有针对蜂螨等病症的药物,蜜蜂的健康也可有保障。在科学养蜂下,上个世纪70年代3人一组只能养10箱蜂,现在一个人就能养四五十箱,蜂王浆的产量也从以前的一箱蜂产两三斤提升到15斤甚至更多。

  如今,蜜蜂养殖遇到了瓶颈,较年轻的养蜂人都年逾五十了,队伍老龄化严重,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养蜂技艺。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带着传统工艺酿制的蜂蜜参加各种节庆活动、非遗展示等,还到外地推广,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养蜂技艺,也让蜂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养蜂的社会价值很大,一方面,蜜蜂的许多产品都是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也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另一方面,养蜂业和农业关系密切,是植物授粉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希望政府、社会多多关注养蜂事业,通过农企合作、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等多种模式,把“小蜜蜂”做成“大产业”。

  

  • 世象微纪录|一把刻刀重现“记忆”、记录当下

    在无锡最南边的湖湾间,散落着不少老建筑,建筑内常常能看到不少新老碑刻,有文字也有各式纹样或图案。这种重现“记忆”的手工雕刻艺术,镌刻下丰富的历史资料,更映照着城市乡村的未来。土生土长的南泉人王勇良是为数不多的还在坚守的碑刻匠人,他用手中的刻刀默默传承和弘扬着当地的历史文化。 [详情]

    2024-01-03 10:05:17 来源:江南晚报

  • 世象微纪录|一次好奇开始,走上帮教之路——我坚持28年的事,有人接过了接力棒

    电网之下、高墙之内的服刑人员,穿着醒目的蓝白条衣服,自卑是这群人重新回归社会的最大绊脚石;社区里的矫正人员,虽然与普通居民无异,但生活中总带着些许疏离。在滨湖区的产山社区,有一位快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将帮助这些特殊人群回归社会当做了终身事业,用点滴善语感化了一个个高墙内坚硬的心。 [详情]

    2024-04-02 09:37:42 来源:江南晚报

  • 世象微纪录|编织就是我的语言: 用手作把世界变得有趣

    无论是常见的毛衣、饰品,还是各种卡通、人偶,抑或是大型编织美陈装置,各式线材经过潮汕姑娘赵泽婉灵巧的弯折穿梭、扭转缠绕,就变成了精致又充满设计感的艺术品。别看赵泽婉今年才33岁,她的“织龄”却已有20多年,这些年来,她用各种花样编织技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也为很多人带去了快乐和美的享受。 [详情]

    2024-04-08 09:28:20 来源:江南晚报

  • 世象微纪录|无锡—洛阳双城生活

    随着交通的发展,人们出行的便利性日益提升,“双城生活”已越来越成为现实。在无锡,同样有一群早出晚归的跨城族,工作在一城市,而家庭生活在另一城市,唐明涛便是其中的一员。每周五,他结束一天的工作,乘上回洛阳的火车,与家人团聚,每周一一早回到无锡,开始一周的工作。这样规律的生活,他已经坚持了15个月。 [详情]

    2024-04-15 09:50:15 来源:江南晚报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