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把握“人民的西湖”主题

2025-06-24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又到“杭州西湖日”。今年的西湖日延续惠民传统,6月24日当天,西湖景区所属的16个收费景点免收门票。这种免票政策并非简单的旅游促销,而是文化遗产共享理念的体现,更是“人民的西湖”的生动见证。

然而“人民的西湖”又绝非简单等同于“免费西湖”,“共享”的前提是“发展成果”足够丰硕、足够美好。“人民的西湖”是一篇大文章,涵盖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文旅融合等多个方面,其核心则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美好的风景、美好的生态、美好的文化、美好的消费,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频共振。

当年苏轼有名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后人多从西湖风景如画上去理解。其实苏轼讲此话时,着眼的并非风景而是民生与经济,他接着强调“西湖有不可废者五”,其中有四条都与民生、经济密切相关:其一,杭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赖有西湖,“民足于水,井邑日富,百万生聚”。西湖若废,“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其势必自耗散”——用今天的话说,杭州发展的好势头必然受阻。其二,西湖有灌溉之利,“下湖数十里间,茭菱谷米,所获不赀。”其三,运河之水取自西湖,若改向钱江取水,江潮多沙,必导致运河澭塞,不出三年就得征调“兵夫十余万工开浚”,吏卒骚扰、泥水狼藉,沿河居民与商家将不胜其苦。其四,“天下酒税之盛,未有如杭者也,岁课二十余万缗。而水泉之用,仰给于湖。”西湖若废,这每年二十余万缗的税收就要大打折扣了。

930余年后,西湖之于杭州依然如眉目那般重要,而其内涵则已与苏轼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今日之西湖,是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之都、创新活力之城背景下的西湖,是已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文化瑰宝的“文化名湖”。她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湖泊,更是一个承载千年人文积淀的文化符号乃至宝库,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建筑等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而文化是递进的,新时代的西湖文化更加绚烂多姿、魅力四射,其对杭州这座城市的发展也更加举足轻重。

谱写名城名湖新篇章,我们要牢牢把握“人民的西湖”这一主题,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护好西湖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坚持文化遗产惠及大众的理念,持续优化景区交通组织和窗口服务,加强经营场所规范管理和普惠性经营,依法打击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升市民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要持续放大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综合效应,发挥好西湖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园地和具有特色的旅游引领性博物馆的作用,让西湖更好发挥在展示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在保护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弘扬历史文化方面做得更好。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