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活力 多元 杭州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本

2025-06-24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

一直以来,杭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引领者,汇聚出强大的“绿色合力”。如今,杭州的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岸更绿了,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连续9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连续18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22年9月,生态环境部将杭州列为全国第一个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2023年7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公布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进展评估结果,杭州市成功获评优良,排名靠前;2024年10月,成为全国首个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中国零排放施工机械试点城市,进一步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和国际合作……

践行绿色理念,铺展锦绣画卷。杭州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探索建立高效能的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模式,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与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生活深度融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力书写美丽中国样本建设的生动实践。

聚焦顶层设计,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为了持续擦亮生态文明之都底色,杭州聚焦绿色发展,始终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先后出台《关于建设“美丽杭州”的决议》《“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2020年)》《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20—2035年)》,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出台《杭州市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并形成15项量化指标、79项任务,建立1个总方案、5个子方案、5张清单和1个数字化平台的“1551”试点行动体系。

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地方立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杭州出台《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制定实施《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2个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出台全国设区市首部针对非道路排气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杭州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规定》,进一步强化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的法治支撑。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减污降碳建设构建起了全域统筹的组织领导体系。目前,杭州已实施7项碳达峰重点工程,相关做法在全国现场会作典型交流。另外,杭州已实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7大类91个“双碳”重大项目,共计投资1200多亿元;新增光伏并网137.34万千瓦,新增新型储能53.87万千瓦。

据统计,2024年,杭州以占全省14%的能耗贡献了全省24%的GDP,单位GDP能耗水平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圆满完成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用煤总量较2020年下降21%,单位GDP用水量较2020年累计下降27.6%;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10.78平方米/万元,同比下降5.9%。

光大焚烧发电厂鸟瞰图

打造绿色城市,融合推进协同增效路径

近年来,杭州始终聚焦绿色发展,探索融合推进的协同增效路径。

去年,杭州在全省率先实施国四柴油货车淘汰补助政策,进一步推动老旧柴油货车的淘汰更新,持续削减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持续完善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政策实施以来,先后推动淘汰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5万余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这些年来,聚焦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杭州已经形成“装备、设施、结构、效率、供给、技术”六侧协同减污降碳工作体系,持续推进交通运输装备新能源化,主城区公交车已实现100%新能源化,出租车(含网约车)新能源化比例达8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02.5万辆、全国第五,绿色出行分担率达74.5%。

2025年出台新能源工程渣土车推广应用支持政策,单车最高补贴21.2万元,已投用新能源渣土车110辆,建成首座新能源渣土车换电站;推进混凝土搅拌车“油改电”,已更新400余台、年降碳3.6万余吨;试点推广普货运输领域重卡“油改电”,已更新122辆、年降碳8400余吨。

在能源领域,协同增效也不断发力。杭州创新建立“光伏+六大领域”的光伏发展机制,2024年全市光伏发电量33.8亿千瓦时,较试点前增长53.5%、创历史新高。目前,试点推广以分布式、多能互补、智慧调度等为特色的产业园区供能新模式,综合应用新型储能、微电网、物联网等技术,推进园区光伏、风电、浅层地温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形成了青山湖科技城综合能源中心、医药港综合能源站等典型案例。另外,首座氢能利用站也正式启用。

在建筑领域,杭州以新一轮城市更新为抓手,体系化推进“绿色建筑”和“绿色制造”。开发运行“杭州市绿色建筑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从土地出让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闭环管理;2024年实施绿色建筑面积4041万平方米,高星级绿色建筑面积占比81.7%,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位列全省首位;持续推进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建设,试点以来共创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51个。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