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手”方刚的乡村“面试”

2024-05-01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创新古法技艺用一碗面激活一个村

杭州日报讯 【人物名片】

方刚

三年前,方刚回到家乡湍口镇三联村,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全区首个成立“村级农合联”——湍口泉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简称泉乡合作社),从创新三联索面古法制作技艺入手,打造索面工坊。去年,三联索面实现年度营收100余万元,泉乡合作社和村集体实现经营性收入300余万元。

让索面加工从“一季产业”转为“四季产业”

早些年,三联村的主导产业是苗木。

“那时候,市场上园林绿化需求很大,苗木的生意很好做!全村很多家庭都种苗木,村民收入大头也是苗木。”方刚说,索面只是三联的副业。

方刚刚当书记的时候,各地大兴“非农化”“非粮化”整治,三联的苗木地陆续翻新成了农耕田,失去了收入主要来源的三联人,如何找到新的致富路,成为摆在方刚和村新一届班子面前的新课题。

方刚和村委会成员想到了索面。村里将整治后的500多亩苗木地,多数种上了小麦,实现小麦的自给自足,让三联索面再度归来。

但仅凭三联村和周边地区有限的线下销量,三联索面依然难成气候。2021年,三联村与临安供销总社攀上了“亲”。方刚抓住与供销社共建的机遇,创立了泉乡合作社,采用“村集体+供销社+农户”共同参股的合作模式,吸收村里30多户村民和索面大户参股入社。

“合作社以每公斤24元的价格,向农户收购,并做好质量的源头把控,统一包装后销售,这样一来,农户收入比以前家庭作坊式的小打小闹有了很大提高。”方刚介绍,收上来的索面,除了泉乡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平台销售,区供销总社也会利用他们的平台和资源,助力销售推广。在区镇村三级协同发力下,三联索面走进了饭店和企业、政府的食堂,成为声名远播的网红索面。

打通了销量出口,方刚又在提升三联索面的产量和品质上动脑筋。他们利用废弃小学的校舍,按照食品SC生产标准建起了恒温恒湿的索面工坊,吸引、鼓励村里的索面加工户入“坊”制作。同时,对31户农户索面加工用房进行了统一改造。并通过改良索面加工工艺,控制生产环境,推动索面加工由“一季产业”向“四季产业”转型,提高索面产量。村里还出资兴建冷库,解决了索面冷链存储问题。给索面注册了“塘元里”商标,发布索面制作工艺标准,从产、供、销、存多方位建强索面生产链、销售链和供应链。去年,三联索面获得临安区“天目山宝”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授权。

不断拓展索面的

产品内涵和产业边界

索面大卖,村民们创业热情高涨。三联村的索面制作农户从原先的30多家增加到80多家,单品价格从每公斤18元提升到每公斤40元,索面产量大增,去年,三联索面销售额突破150万元。

在持续做大做强三联索面产量和产值的同时,方刚还带领村民持续创新研发,不断拓展索面的产品内涵和产业边界。如与桐庐“桐君堂”合作,探索生产红曲、黄精、石斛“红黄绿”三色药膳索面;积极介入湍口镇“一村一品”建设,在村里的闲置荒地上,打造食品加工“透明工厂”,生产三联索面、洪岭包子、清明粿、干菜饼等湍口镇农特产品,助力“兄弟村”30多款农产品走向市场。

今年,方刚的眼界更高了,先是推动三联村与龙岗相见村的“村村合联”,携手打造浙西“三道茶”,还尝试在临安景区开面馆,试营三联索面。还携团队进驻临安区农创客中心,利用农创客直播平台拓展线上销售。

眼下,临安博物馆的“风情唐昌”店正在装修,“五一”前,方刚将携“两昌好物”倾情入驻这里,售卖、展示临安西部非遗产品,包括三联索面在内的临安名优农特产品,打开面向全国的品牌宣传窗口。放眼未来,方刚还想利用多年做外贸的资源和渠道,把临安的农特产品卖到国外去。

临安经验

让回乡青年有更大的舞台

近年来,湍口镇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通过建立乡贤工作室、成立乡贤联谊会、举办乡村论坛等举措,推进农村优秀人才回乡创业。

为让回乡青年有更大的舞台,临安区持续深化实施“两进两回”行动,成立全省首个区级农创客联合会,建设临安农创园,内设品牌中心、赋能中心、孵化中心等 “三中心”及一个配套服务区,为农创客提供科技创新、产业赋能、数字信息、品牌塑造、培育孵化、涉农金融等全方位服务。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