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新农人”杜国防:扎根田野挥洒青春和汗水

2024-04-30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中国江苏网4月29日淮安讯 25年来,他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奔波忙碌在田间地头,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洪泽这片热土。25年来,他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将论文写在田野上,多次获得省市表彰,2019年以来连续4年获得区嘉奖。他就是淮安洪泽区农村能源服务站站长杜国防,一个扎根在洪泽田野里的农技人。

植保防治的“赶考人”

洪泽地处淮河下游,属于里下河地区,实行“一稻一麦”轮种,农业植保防治事关稻麦稳产高产。杜国防从走入洪泽植保站那天起,就开始了与小麦和水稻病虫害的“较量”。

春寒料峭时,他就开始到麦田开展病虫调查,小麦纹枯病、蚜虫、麦蜘蛛、赤霉病的调查都要弯下腰来一株一株、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查看。夏日炎炎时,他钻入稻田里,划出试验田、测量方,设置诱捕器、测报灯,及时掌握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发展趋势第一手资料。“既然从事了农业植保工作,全区50多万亩农田就是我们植保人的露天办公室和攻坚主战场,第一时间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指导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回望植保生涯,杜国防至今仍意犹未尽。

2012年,因小麦抽穗杨花期遇高温高湿天气,小麦赤霉病呈大发生趋势,农户们纷纷打电话向植保站求助。病情就是命令,杜国防和工作人员立即进入赤霉病防控战备状态,通过分组包干,带领同事跑遍了全县每一个乡镇。因小麦品种不同、播种时间不同,生育期也不同,抽穗扬花时间差异较大,赤霉病防治用药时间非常关键,必须要做到“见花打药,盛花再打”方可有效控制病情发生发展。白天,杜国防和同事们忙着一块田一块田的调查记录;晚上再把当地农户集中起来进行防治培训,逐户分析病情,分类进行指导;培训指导结束后回到单位已经10点多了,还要再整理一天的调查情况,安排第二天的调查行程,每次忙完工作到家都已是深更半夜,家人早已入睡,这种状态持续近20天。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洪泽小麦赤霉病爆发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当年挽回小麦产量损失达2万多吨,挽回农民经济损失近亿元。

在杜国防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洪泽区植保站先后获得全国农作物防治先进集体、全省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先进集体等荣誉,洪泽区成为江苏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洪泽农业大发展的“黄金期”,杜国防作为农业植保人,生逢其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考卷。

科技兴农的“逐梦人”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先进的农业科技作支撑,一名合格的“新农人”首先要成为一名过得硬的农业科技人。杜国防从事农业工作以后,通过自学获得农业推广硕士学位,通过长期实践,熟练掌握植物保护、农村能源、农业环保等相关农业生产实践知识。

基层农业科技说到底是农业生产知识的积累,植保防治难题的破解。酷热的夏季,越是高温高湿酷暑难耐,越是农业生产最关键的时候。每年夏天,杜国防几乎天天下田,系统田调查、大田普查、灯下查虫、田间赶蛾、剥虫查卵、取土采样,每一项工作都浸透着辛勤的汗水。三伏天天还没亮,大多数人都沉睡在梦中的时候,他就要起床下地,在田里一待就是一天。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科技攻关,使杜国防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技土专家。

工作中,杜国防从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先后主持实施小麦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食用菌基质循环利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区)建设、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县(区)建设、规模沼气工程配套“三沼”综合利用等农业科技推广项目,2012年以来,多年参与实施的小麦“一喷三防”关键技术改进研究与应用工作,于2017年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注意抓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利用,探索建立全区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工作体系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拓宽了秸秆综合利用路径,为科学种田提供了技术支持。

多年来,杜国防积极向时代楷模赵亚夫学习,聚焦三农专业,刻苦专研,大胆实践,主持和参与40多项农业项目实施,获得省市区好评,2013年、2014年组织实施的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项目,连续两年以优秀等次获得省市专家组考核通过,并在全省行业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他本人也先后获评全省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成效显著个人、淮上英才计划533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秸秆离田的“拓荒人”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的内涵所在,也是广大农技人的努力方向。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以前被视作土壤肥力主要来源的秸秆在经过多年全量还田后,弊端逐步凸显,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中央、省、市农业部门推行秸秆离田政策,鼓励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2016年,杜国防转任农村能源服务站站长,这项任务自然落到了他的肩上。

推进秸秆离田利用工作之初困难重重:一是原来从事秸秆收储的主体很少,全县只有五个企业开展相关工作;二是缺乏高效的离田机械;三是种植户习惯于秸秆还田,既简单又省力,对秸秆离田一时难以接受。为此,杜国防转变思路,他组织力量广泛宣传引导,积极培育收储主体,努力拓宽使用途径,通过下乡开展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向广大种植户宣传秸秆离田的好处等措施,积极引导种植户开展离田试点示范,慢慢得越来越多的农户认识到秸秆离田的好处,从原来的不愿意离田到现在变成了主动要离田。

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杜国防还有重点地培育秸秆收储主体,积极争取扶持政策,让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大家秸秆离田积极性,并四处奔走联系秸秆利用企业,帮助他们拓展秸秆销售渠道。目前,洪泽全区共培育秸秆收储主体32个,拥有秸秆高效收集机械设备100多台套,秸秆销售除本区及周边区域外,还销售到安徽、甘肃、浙江、云南、贵州等地,秸秆离田综合利用为秸秆的“禁烧禁抛”工作减轻了压力,为基层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岔河镇南街村秸秆“双禁”工作组组长林支兵反映,秸秆离田后,秸秆“双禁”工作时间减短到15天,专项开支也节省了大约10万元,极大地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与此同时,秸秆离田综合利用促进了河道水质提升和农村环境改善,秸秆离田后河道水质较之前有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农村乱堆乱放秸秆的现象也基本没有了,洪泽区也连续4年获批实施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区),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民朋友的“贴心人”

杜国防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与农户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处成了朋友,朋友们在农业生产上的大事小事,都喜欢找杜国防咨询,杜国防也总是“来者不拒”,悉心为他们解答生产上的困惑,必要时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共同商量化解之策。

2012年3月份的一天早上6点钟,还在睡梦中的杜国防,突然接到朱坝镇墩南村于洪楼打来电话,“杜技术员,我家10亩地小麦全生病了,叶子全发黄了,请你赶紧来帮我看看吧”。杜国防没有多想,立即起床赶赴于洪楼的农田里,远远的就看到老于站在田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老于,我们先看看具体情况”安慰了老于一句就直接躬身到田里开展调查。首先查看叶片发黄部位、根系生长情况、分蘖情况、新叶生长情况,然后又查看整个田块沟系畅通情况,再向老于了解了耕种作业情况。

杜国防初步判断应该是沟系不好,排水不畅,造成小麦受涝,加之去冬今春连续低温气候,多种因素导致小麦出现黄化现象,基本能排除病毒病的可能。针对上述原因,杜国防对症下药制定出防治方案,如何畅通沟系,加强肥水管理,如何促根壮苗,提升根系输送养分能力和新陈代谢频率,一一向老于交待清楚,至此老于紧皱的眉头才舒展开来。过了几天老于打来电话,高兴的说“太感谢你了,小麦已经转变过来了,有时间来家里,一定请你吃饭”。多年来,于洪楼每每遇到庄稼生病情况第一个就会想到杜国防,杜国防也总是能在第一时间为他解决问题,一来二往成了忘年交。

河镇祥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常年开展耕种收管社会化服务,过去打药都是用拖拉机改装的自制喷药机,一台机械要2-3个人协助服务,而且设备简陋,喷出的水不能形成雾化,造成较大的浪费,费工、费药、费水,防治效果也不理想。随着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需要,要开展高效精准施肥用药,精细化栽培管理,合作社机械设备亟需更新换代,2019年合作社理事长梁加祥找到杜国防寻求帮助,为帮助合作社解决机械更新问题,一方面向省市农业机械方面的专家进行请教,到常州、山东等地实地查看机械设备,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争取省级项目扶持资金50多万元。最终选定了当时市场上先进的“丸山”自走式高效喷杆喷雾机和大疆无人机,均是施肥喷药一体机,一台设备只需一人操作即可,而且作业效率非常高,与之前相比,不但实现节约用药30%、节约用水50%,而且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提升。合作社增加了6台先进设备,如虎添翼,大幅提升了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能力,服务面积由原来的5000多亩增加到10000多亩,当年就实现增收50多万元。

新时代新征程,杜国防表示:“扎根田野大地,奋力科研创新,服务乡村振兴,为洪泽‘三农’事业贡献青春和汗水。”(徐成堂 高 帅)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