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连日来,市工信局新能源产业处处长戴兆钧和相关工作人员忙个不停。对照手上的“理想汽车待办事项清单”,AI智能工业创新、品牌建设、人才招引、海外贸易中心等32条诉求,条条要落地。戴兆钧告诉记者,这份清单诞生于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四链融合”示范培训班,是他所在的产业链小组的一项学习成果,如今成了他回到岗位后的一份工作指引。
戴兆钧所说的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四链融合”示范培训班,是我市一项创新探索,旨在破解干部教育中“选题不准”“精度不够”“融合不深”的痛点,推动培训精准赋能产业发展。
研训中,市委组织部针对性调训机关干部、高校专家、企业家、投资人等“政产学研用”全流程学员,打破职务层级、工作领域、阅历年龄等界限,根据工作实际组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个小组,既各有侧重分头学习调研,又相互融通推动解决问题。
“我们选取了常州最具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作为研究样本,一方面探究常州如何摆脱传统产业依赖、迅速实现‘换道超车’,另一方面探路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常州如何继续领跑。”研学导师、市工信局副局长许程伟介绍,本次研训专门邀请了参与国家、省汽车产业政策制定的政府领导、智库专家、龙头企业负责人,以及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家,在提高授课专业度的同时,引导学员以多元视角开展学习和研究。
研训的重点在“研”。培训班产业导师、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教授李卫平介绍,为期2个多月的培训班除常规授课,还专门安排了进企业、科研院所实地调研,赴上海、杭州等地观摩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形成“链上问诊、链上学习、链上调研、链上转化”闭环。
研训形成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如人才链小组梳理出动力电池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79个顶尖科研团队,找到人才与产业链的适配点;资金链小组探索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打造龙城金谷“四链融合”投融资平台;产业链小组梳理形成2份产业图谱,并与创新链小组共同推动一批产学研合作达成、与资金链小组合作推动一批招投联动项目落地。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着眼完善干部履职能力培养机制,探索实施“问、学、研、用”链式研训模式,截至目前已开展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四链融合”示范培训班、开放“链”动能力提升班、“链聚城市更新”示范班等班次,分层分类培训620人次。在试点基础上,我市将进一步推广升级,持续锻强各级干部“挑大梁”的能力和本领。
2025-08-12
2025-08-12
2025-08-12
2025-08-12
2025-08-12
2025-08-12
2025-08-12
2025-08-12
2025-08-12
2025-08-12
2025-08-12
2025-08-12
2025-08-11
2025-08-11
2025-08-11
2025-08-11
2025-08-11
2025-08-10
2025-08-10
202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