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路径

2025-07-24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红绿蓝”三维融合

杭州日报讯 党的二十大提出“五育融合”教育改革方向,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机制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杭州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存在显著短板:73%的中小学劳动课程碎片化,系统性缺失导致育人效果薄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商职院)通过与杭州泗乡公社合作,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破解“五育分离”困境提供了实践样本。

“红绿蓝”三维融合的育人框架构建

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核心在于打破学段壁垒与教育要素割裂,构建多维度、深层次的融合体系。在顶层设计上,浙江商职院构建了“红绿蓝”理论体系:红色基因传承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共富工坊、革命场景复原等载体培育新农商精神;绿色农耕实践开发“农商价值链”课程包,融入循环经济理念;蓝色商科创新依托数字技术开展区块链溯源、直播伦理审查等实践。该体系旨在实现思政教育、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的三维融合。

浙江商职院与泗乡公社共建田心公社临时党支部,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共富工坊”实践基地。学生在参与农事劳动的同时,通过“行走的党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与三农情怀,在“四时农事课程包”中领悟乡村振兴战略。数据显示,参与项目的学生家国情怀认同度提升67%,初步实现“劳动+思政”的深度融合。

“红绿蓝”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单维并行”的局限,实现了思政教育、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的三维融合,为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的协同提供了理论坐标系。

实践路径:

基于认知规律的梯度化育人体系

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尊重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构建螺旋递进的课程体系与场景供给模式,实现“从劳动认知到价值认同”的阶梯式培养。

针对不同学段认知特点,设计梯度化课程体系——

小学段以“农情启蒙”为核心,通过“小米银行”积分制、节气农事体验等活动,培养劳动兴趣与节俭美德,同步学习成本核算。这一阶段侧重“具象化劳动体验”,通过感官参与建立对劳动的直观认知,为价值观培育奠定感性基础。

初中段聚焦“农商实践”,开设无土栽培技术实训课程。创新“诚信货架”无人售卖实验,通过追踪诚信指数深化责任意识。借助“诚信指数”追踪系统,将抽象的责任意识转化为可量化的行为数据,实现从“做中学”到“思中学”的过渡,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契约精神。

高中段强化“产教融合”,开展“黄金72小时”物流方案设计、农产品品牌VI设计等实践。这一阶段侧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通过真实场景中的任务驱动,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理解市场规律与社会需求,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联结。

职教段突出“数字农商”,开展区块链溯源系统实操、农业大数据分析等项目。立足职业教育定位,将劳动实践与专业技能深度绑定,使学生在掌握数字技术的同时,深化对“数字劳动伦理”的认知,实现职业素养与思政素养的协同提升。

各学段课程既保持农耕文化传承的主线连贯性,又形成“劳动认知-技能习得-价值塑造-职业认同”的阶梯式培养模式,体现了“教育规律与成长规律”的统一。

创新机制:

技术赋能与协同育人的双向突破

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技术创新构建动态监测体系,通过“政校社企”协同形成价值共生机制,实现教育要素的高效整合与育人效能的精准提升。

首先,借助AI、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农商劳动力指数”动态监测系统,实现育人过程的可视化与精准化。该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学生劳动档案,整合GPS定位、AI情感分析等多维度数据,生成“思政育人效能热力图”,直观呈现不同学段、不同场景下学生的价值认同变化趋势。同时,开发“农耕文化基因链”数据图谱,将23项非遗资源转化为标准化课程模块。这种技术赋能使思政教育从“经验化评估”转向“数据化诊断”,为课程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通过“政校社企”四方合作,构建“红色资源价值乘数效应”模型,实现分散教育要素的系统重组。将档案馆中的乡村账本资源、泗乡公社红色历史数据、非遗技艺等散落要素进行基因重组,开发“制度自信”案例课程——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乡村账本变迁,直观理解农村改革从统购统销到市场经济的制度逻辑;这种将历史档案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创新实践,使红色教育从抽象叙事转向具象化分析,学生对制度认同的深度理解度提升42%。

再次,建立“研学指导师”机制,由高职学生担任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导师,构建了“高职生—中小学生”双螺旋成长体系,高职学生在指导过程中实现专业能力与思政素养的双重提升,实现了“教学相长”。在“校园农夫市集”项目中,指导师需运用商业伦理知识设计定价策略,同时通过“诚信指数”追踪系统培养中小学生责任意识。数据显示,参与指导的高职生商业伦理认知度提升58%,中小学生责任意识达标率提高63%。

浙江商职院通过“红绿蓝”教育理念的三维育人框架与“高校+中小学+N”共同体,构建劳动与思政协同育人的创新范式,其核心价值在于理论创新、实践突破和社会价值。

从“五育融合”到“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立足教育规律、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技术应用,才能构建起“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内外协同”的育人新格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胡叶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金学院党总支书记;吕荻,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金学院学工办主任)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