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刺客”来袭,为省钱七旬老人热进医院 专家紧急提醒:“热死了”不是玩笑,别因过度节俭损害健康

2025-07-19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高温不仅让人烦躁难耐,还可能成为威胁生命的“隐形杀手”。近日,一位老年人就因高温天气遭遇了一场惊险的健康危机。

舍不得开空调,老人热到昏厥

吴爷爷是个节俭的老人,因近段时间家里房子装修,临时租住在家附近一间低楼层潮湿的老房子里。最近,杭州气温持续攀升,室外温度直逼40℃,但吴爷爷为了省钱,硬是忍着酷暑不开空调,连电扇也舍不得开。

几天下来,他渐渐感到不对劲,不仅食欲全无,而且浑身乏力,连起身倒水的力气都没有,甚至开始意识模糊。老伴发现他面色通红、呼吸急促,喊他也没反应,吓得赶紧拨打了120。

被送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时,吴爷爷已经陷入昏迷,皮肤滚烫却干燥无汗,体温飙升至40℃。结合患者相关病史,接诊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委会主任委员李海林教授团队迅速判断:这是典型的热射病!

情况危急,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抢救,冰盐水静脉输注、降温药物双管齐下,经过紧张救治,吴爷爷的体温终于缓缓下降。住院观察四五天后,他才脱离危险,顺利出院。

中暑严重时可致命,科学防暑有章可循

“很多人觉得中暑只是头晕乏力,喝点藿香正气水就好了,其实重度中暑可能致命。”李海林解释,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个阶段。重症中暑中的热射病最为凶险,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热射病就像一台“过载的发动机”,高温导致人体核心温度急速升高,汗腺“罢工”无法排汗散热,继而引发多器官衰竭。吴爷爷的高热“不出汗”正是热射病的典型信号,说明其身体正常的体温调节机制已崩溃,如果体温达到43℃以上,人体的细胞很快被高温热死,幸运的是,吴爷爷抢救及时,尚未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李海林指出,热射病尤其“偏爱”两类人群:一类是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劳动者或运动员;另一类则是像吴爷爷这样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体质虚弱者。他们往往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或为了节省电费强忍闷热,等到出现症状时已十分危重。

“不开空调省下的电费,可能还不够付一次急救车费。”李海林提醒,老年人常有“阳虚怕冷”的体质特点,但夏季过度避寒反而危险,他列出几个常见误区:有人觉得“心静自然凉”,紧闭门窗拒绝通风;有人迷信“发汗排毒”,大中午坚持锻炼;还有人认为“喝冷水伤胃”,刻意减少饮水……这些做法都可能成为热射病的“帮凶”。

科学防暑其实有章可循,室内温度超过32℃就该开空调,建议设定在26-28℃;外出尽量避开10-16点的烈日时段;饮水要少量多次,每天至少1500毫升,可适当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尤其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如果他们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反应迟钝,头痛、头昏、乏力可能是中暑的前兆。

一旦发现有人高热无汗、昏迷抽搐,必须争分夺秒。李海林强调:“热射病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分钟。”现场急救要牢记“三字诀”:

首先是“快”,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解开衣领裤带促进散热;其次是“冷”,用冰袋敷颈部、腋窝等大血管部位,或用凉水擦拭全身,有条件可泡在浴缸冷水中;最关键的是“医”,对高热者应尽快送医院急诊科快速降温,在发病30分钟内将患者体温降至39℃以下,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即使患者看似恢复,也必须送医检查,因为热射病会造成隐匿的脏器损伤。

“这个夏天,别让‘高温刺客’有机可乘。”李海林提醒,无论是满头银发的长辈,还是奔波在户外的劳动者,多一份警惕,就能少一场悲剧,毕竟,健康才是最大的节俭。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