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下咽癌 如何保住说话功能?

2025-07-08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毛燕娇 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医生,我还能说话吗?”这是49岁王先生确诊下咽癌时最关心的问题。

时间回到半年前,王先生颈部突然出现一个不痛不痒的硬块,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咽喉深部3厘米肿瘤伴多发淋巴结转移,确诊为IVB期下咽低分化癌。

当时他的肿瘤已从左颈部蔓延至锁骨区,多个淋巴结像藤蔓般缠绕着颈部大血管,直接手术可能损伤颈动脉,风险极高。

面对这个棘手问题,我们团队与多学科专家会诊(MDT)决定用“免疫治疗+化疗”的方式先缩小肿瘤体积,减少远处转移,再根据治疗效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头颈部肿瘤因其发病部位隐蔽,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传统治疗模式,往往需要进行大范围切除手术,这不仅影响患者外貌,更会损害语言、吞咽等重要功能。但随着免疫治疗的应用,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

目前,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的一线方案。其作用是既能显著提高肿瘤缓解率,为患者争取保喉机会,又能激活全身免疫系统,清除潜在的微转移灶。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动态评估治疗效果,若肿瘤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后续可选择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来保留喉部功能;若效果不理想,再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过程犹如一场精准的“肿瘤围剿战”。治疗两个周期后,肿瘤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瘪了下去。四个周期后,原发肿瘤完全缓解了,颈部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六个周期后,淋巴结开始变软,不过残留淋巴结仍范围比较广,放化疗不能完全达到根治,仍需要手术清扫淋巴结。

经过前期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强力助攻,手术能在“精准拆弹”的同时保住咽喉功能。术后,我们为王先生精心设计了放疗方案,清扫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如今16个月过去了,定期复查的王先生状态良好,不仅肿瘤得到控制,更幸运的是保住了发声功能。

戒烟限酒是预防下咽癌的首要措施。日常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果、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可提升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需提醒的是,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喉镜检查;对HPV阳性人群,应缩短筛查周期,必要时结合颈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此外,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会长期刺激咽喉黏膜,增加癌变可能。及时规范治疗这些疾病,控制炎症发展,也是预防下咽癌的重要方式。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