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湘湖文化的现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湘湖畔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齐聚,围绕湘湖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会上,“杭州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研究院萧山中心”正式揭牌。作为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杭州学研究基地的分支机构,该中心将重点研究萧山城市更新中的空间格局、文化肌理与景观风貌保护等,为区域文化传承注入全新动能。
在主旨发言环节,4位专家带来了精彩分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院长鞠德东分享了新时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家明解析了湘湖旅游文化创新路径;浙大城市学院考古系主任杜正贤深挖越王城保护中的越国文化基因;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则为聚焦工业遗产活化与滨水景观塑造,为湘湖从“生产岸线”向“文化岸线”转型提供思路。
自由访谈环节,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谢晓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终身荣誉副秘书长、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寿田,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杭州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研究院院长李明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越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施加农,杭商传媒社长兼总编辑马晓才围绕湘湖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进行了对话。
谢晓波指出,青年创新力量是湘湖发展的关键,应充分发挥青年作用,实现山水人文、青年群体与产业的共生共荣。
“湘湖的保护开发关键在于文化,湖光山色易复制,但文化才是湘湖的灵魂。”施加农建议,要深入挖掘湘湖区域的越文化资源,依托越王城遗址,讲好历史故事,传承精神文化,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
随着文旅融合持续深化、特色品牌不断涌现、学术研究逐步深入,湘湖的文化价值正愈发彰显。然而,如何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实现湘湖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仍是一项需要持续探索的时代课题。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萧山将继续秉承“研究历史、观照现实”理念,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让湘湖文化从历史注脚转变为激活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