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蔡澜微博账号公告了他去世的消息:蔡澜先生于2025年6月25日,亲友陪同下,在香港离世。
蔡澜是著名作家、美食家、电影人和主持人,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如今,四人皆已离世。有人说,一个时代就这样过去了。
他的一生抵过很多人的好几辈子“吃喝玩乐都尝遍了最好的,无憾了。”
今年1月,蔡澜最后一本自传快乐回忆集《活过》出版,他在自序里写了一次经历。
“近年受瘟疫所困,已多年没有旅行,经常怀念以往经常出门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坐夜机,突然遇上强烈气流,旁边一个外国胖子吓得面色苍白,死死抓着座位上的扶手,我则优哉游哉地喝着香槟。气流结束后,胖子看我神闲气定,不服气地盯着我,问了一句:‘你死过吗?’我笑着摇摇头说:‘没有,但我活过。’”
1941年,蔡澜出生于潮州,成长于新加坡。他的父亲是诗人、书法家,也做过电影发行和宣传。受其影响,蔡澜从小喜欢看书、看电影,中学时已尝试写影评及散文。18岁时,他留学日本学电影编导,后得到邵逸夫赏识,到邵氏公司工作。
蔡澜通晓潮州话、英语、粤语、普通话、日语、法语,游历全球,结识无数有趣人物,吃过天下美食,他有多重身份,电影制片人、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
1963年到香港后,蔡澜长期在邵氏、嘉禾等电影公司任职,成龙主演的《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霹雳火》《一个好人》《重案组》等影片都由他担任监制或制片。
1989年,蔡澜与好友黄霑、倪匡合作主持谈话类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创收视纪录,很多节目至今仍为很多人津津乐道。
蔡澜还长期为报纸杂志写专栏文字,以杂文和食评为主。因为写美食,逐渐成为出了名的美食家,并进军商界。1992年,他创办监制的产品有暴暴茶、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产品,后改为“抱抱茶”系列,还有咸鱼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等产品。2007年,在深圳开设蔡澜美食坊餐厅。
蔡澜还参与诸多美食节目。2008年,蔡澜主持TVB电视节目《蔡澜叹名菜》。2009年,年近七旬的蔡澜重出江湖,牵手深圳卫视,打造美食王牌节目《蔡澜食尚》,并担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2009-2010年,主持TVB节目《蔡澜品味》。
……
蔡澜似乎是一台永动机,他的一生抵过很多人的好几辈子。
活过,是他精彩一生最好的总结晚年的蔡澜,日子依旧有滋有味。他说人生最快乐的一个下午,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跟画师丁雄泉一起擀面烙饼,葱油饼配香槟,懒洋洋地消磨时光。
七十多岁,烟照抽,酒照喝,一天一盒小雪茄,不刻意运动,每天花15分钟逛到菜市场,他觉得菜市场是城市的灵魂。
他追最新款电子产品,玩微博知乎脸书,每天追剧几小时,熬夜看《绝命毒师》。
2019年4月11日,新浪微博给年近八旬的他颁了一个奖——“十年影响力人物”,以表彰他在过去十年每天在微博上更新自己的行踪,和网友粉丝的互动。
“玩微博的人,那些明星,是由公司职员代答,我很珍惜每位网友的意见,虽然不能全部回答,但也尽量做到。”蔡澜说,他戏称自己的微博网友都是喜欢吃的人,“喜欢吃的人多数是好人,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动坏脑筋”。
2022年香港杂志给他拍短片,他戴着墨镜,银发飘飘,烟圈吞吐说“老人也能靓”。
许知远《十三邀》到香港拍蔡澜,谈及这辈子谈过多少个女朋友,他直说:“我几十个有吧,一年一个不过分吧,那61个总是有的,最少吧。”
82岁,老伴离世,无儿无女的他,变卖房产收藏,搬进全海景酒店,又请了8个人来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痛快到底。
倪匡称其:“虽魏晋风流,犹有不及。”金庸赞他:“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论人生松弛感,天下谁人及他?
蔡澜活得通透,总是字字珠玑,三言两语,所有焦虑与困惑,都能被他轻松化解,醍醐灌顶。
“什么是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呢?”
“钱和勇气。”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把这一生,处理得更快乐。”
“想要问问先生对喜欢的定义是什么?”
“喜欢就是喜欢,真笨。”
他说:“活着最重要的是让人生变好玩,是我玩世界,不是世界玩我。”
活过,无疑是他精彩一生最好的总结。
因为蔡澜的赞许脆皮大肠成为一道经典杭帮菜作为美食家,蔡澜不仅是《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更与杭州餐饮有着多次交集。
蔡澜首次到访杭州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据说他对杭州西湖醋鱼印象深刻,这点从他在不同文章中多次提及可窥一斑。
2007年,深圳卫视与香港TVB联合制作的饮食文化节目《蔡澜提菜篮》,寻味苏杭。蔡澜在满觉陇路的古杭薰风阁吃了一桌笋宴,大煮笋丝、咸菜春笋勾鱼冻、毛笋干烧肉等原汁原味的农家菜,深得蔡澜好评。录制节目期间,他还专程到伊家鲜用餐,因为此前他的老友金庸来吃过。
时隔多年,中国杭帮菜大师、伊家鲜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伊建敏还清楚记得当时接待蔡澜的情景,“他首先问我,金庸来的时候吃了你们的象拔蚌和片儿川是吧?我片儿川不要,要吃猪油拌面。最后我们给他做了浓汤象拔蚌、龙井虾仁、临安红烧土猪肉、猪油做的葱油拌面,他说这个猪肉好,猪油也好,原汁原味,好!”
吃得满意,蔡澜欣然提笔题下“原汁原味”四字,此字至今仍裱挂于店内。
“他还要了碗米饭!菜不止这么几个菜的,他们摄制组一班人来的,录制那个《蔡澜提菜篮》的节目。”伊建敏回忆道。
此前,金庸就曾和捐建过杭州陈经纶体校的香港实业家陈经纶到伊家鲜用餐,金庸还题诗一首:“世上处处有鲜味,伊家鲜味大不同。醉倒洪七公,拜倒小黄蓉,题字有金庸。”
金庸前脚去吃,蔡澜后脚跟上,这也算是香江两大才子在杭州的一次美丽交集。
2014年,蔡澜与沈宏非先生一起到杭州八卦新村德明饭店用餐,德明的脆皮大肠和卤鸭儿得到了蔡澜的赞许。此后,德明的脆皮大肠声名鹊起,杭州城里从酒店到江湖餐饮,全都做起了脆皮大肠。脆皮大肠遂成了一道经典杭帮菜。
“我爸说,当时看到蔡澜在门口坐着排队,一下子就认出他本尊,赶忙上去打招呼。那天生意比较好,只好给他们安排到院子中的雨棚里用餐。那天他们5个人,点了10多个菜,大肠、卤鸭儿、江白条、江鳗、干菜头河虾汤等一些家常菜,老先生很随和。当天他们打车来的,没开车,吃完后我爸让我开车送他们去的万豪酒店。”
德明饭店老板朱德明如今也已退居二线,儿子朱海频接棒打理餐厅生意,当年还是他把蔡澜送回的酒店。
2015年,蔡澜也撰文指出杭州部分餐厅偏离传统,一些老字号未能还原经典杭帮菜的本味,如西湖醋鱼改用鳜鱼代替草鱼、龙井虾仁没有茶香等现象。
蔡澜先生性“真”,不会一味说好话假话。
2021年,蔡澜创立的“蔡澜港式点心”品牌店入驻杭州嘉里中心,开业火爆,成为杭州餐饮界的焦点。他虽未明确提及是否亲临现场,但品牌落地与其个人影响力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