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我最近接诊了36岁的网约车司机小陈。他发现自己尾骨部位长出了一个奇怪的肿块。起初他以为是久坐导致的皮肤炎症,便自行涂抹了些消炎药膏,但肿块不仅没有消退,反而在用药后质地逐渐变软,触感变得像果冻般富有弹性,轻轻按压还能感受到明显的波动感。
更糟糕的是,肿块的位置正好在尾骨处,小陈每一次转动方向盘、踩刹车都伴随着疼痛,最终不得不暂停工作求医。
他来就医的时候,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位于臀沟中线的肿块发展成鸡蛋大小的溃烂创面,不断有脓性分泌物渗出。经过详细检查,我发现小陈的臀沟中线有一个小洞,最终确认他患上的是“藏毛窦”这种疾病。
藏毛窦是一种特殊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好发于臀沟(尾骨附近)。它的名字来源于拉丁语“pilus”(毛发)和“nidus”(巢穴),形象地描述了其发病机制——毛发在皮下形成“巢穴”,引发感染和脓肿。
藏毛窦好发于年轻人,男性偏多,近年来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风险的人群包括:
1.肥胖或超重:肥胖会增加臀间裂的压力和摩擦;
2.多毛体质:臀间裂区域毛发浓密、质硬,容易刺入皮肤;
3.久坐人群:如办公室工作者、司机等,久坐会增加局部压力;
4.家族史:有藏毛窦家族病史的患者更易早发,且长期复发率会大大升高;
5.不良卫生习惯:不勤换衣物、不注意局部清洁。
藏毛窦长期不治疗,反复感染可能会导致慢性窦道,难以愈合。虽然不危及生命,但会让许多患者活动受限,影响久坐、行走等日常生活。此外,长期反复感染可能增加局部癌变风险。有报道显示,鳞癌继发于藏毛窦,几乎都是长期活动性炎症之后发生的。
一般来说,手术是治疗藏毛窦的主要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往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要想彻底治疗藏毛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肿包的下方总是暗藏着好几个“洞洞”,需要医生充分检查和确认藏毛窦的位置、大小和数量,才能将“它们”一举歼灭。针对小陈这种病灶范围过大的情况,我们选择采取将囊肿与窦道完整切除和皮瓣转移手术。
最后要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臀部出现肿包、脓包等情况,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切勿耽误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