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虫咬性皮炎……梅雨季小心皮肤病“找上门”

2025-06-26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又是一年梅雨季,闷热潮湿的天气里,区皮肤病医院皮肤病患者就诊量持续上升,日就诊量达到300多人,较平时增加30%左右,其中真菌感染和虫咬性皮炎占多数。

日前,记者来到了区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市民王女士正在就诊。“医生,你看我脚趾甲上有一块白斑,脚上还在脱皮。”王女士说,一到梅雨季,脚上就开始不舒服,出现了脱皮、瘙痒等情况。皮肤科医生陈玲菲一看就找出了病因:这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脚癣,而且真菌已侵入甲床,需要配合药物治疗。陈医生给王女士开了抗真菌药物。

在皮肤科门诊,有很多像王女士一样的患者。陈医生说:“夏季是手足癣、股癣、体癣等真菌性皮肤病的多发季,特别是在梅雨时节。真菌喜欢潮湿、闷热、通风不良的环境,一到梅雨季很多患者的脚气容易反复发作。需要注意的是,真菌传染性较强,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扩散至到身体其他部位。”

我们又该如何避免真菌性皮肤病“找上门”?

陈医生提醒,雨天出门应避免穿凉鞋,改穿防水透气的鞋,以减少皮肤污染。尤其路面上的积水比较脏,双脚浸泡后应尽快用清水冲洗并擦干。阴雨天可以把空调开到除湿模式,以保持家里的干燥。勤换衣物、鞋袜,运动后及时洗澡擦干,尤其注意腹股沟、脚趾缝等褶皱部位。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需要连续用药至少1个月,而不是症状减轻就停药。

陈医生表示,这个季节还要防范虫咬性皮炎。虫咬性皮炎,顾名思义,就是由昆虫叮咬后引起的皮肤炎症,轻者出现局部红肿、瘙痒,重者可能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陈医生说:“不同昆虫的叮咬症状也有所不同。例如,蚊子叮咬后,局部会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跳蚤叮咬后,可能出现红色丘疹、水疱等;蜜蜂或蚂蚁叮咬后,除了局部症状外,还可能引起全身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

预防虫咬性皮炎关键在于防护。如外出游玩时,应穿着长袖长裤,避免暴露过多皮肤。同时,选择浅色衣物,因为深色衣物更容易吸引昆虫。此外,应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衣物,以减少摩擦并降低过敏风险。在户外活动时,可提前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虫剂。外出时应尽量避免进入草丛、树林等。

陈医生还提醒,夏季一到凉席将重新“启用”,经过长时间的闲置后,凉席上可能滋生了大量螨虫。这些螨虫可能引发“凉席病”,导致皮肤上出现丘疹。市民在使用凉席前要用热水擦拭,最好能在太阳下暴晒两小时,以达到除螨目的。

当皮肤出现不适症状时,患者不要自行涂抹药膏或盲目相信偏方,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以免耽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