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医生,我的右耳总是流脓水,已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了……”38岁的林女士坐在大运河院区我的诊间,满脸愁容。
其实,两年前,她的右耳就开始反复流脓,听力也逐渐下降。一开始她觉得左耳还能听,就没太在意。但这种“忍一忍”的态度,让她的耳疾悄悄恶化,直到后来听力明显下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耳内镜专业检查,我发现林女士的鼓膜紧张部有一个大穿孔,这意味着中耳长期暴露在外,容易感染。纯音测听提示,听骨链可能已经断裂或硬化。颞骨CT提示,她右侧中耳乳突炎已经累及听骨链,病变范围比想象中更严重。
针对林女士的情况,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控制流脓,但无法从根本上修复鼓膜或改善听力。要想彻底解决问题,手术是当下唯一可行的办法。
然而,手术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更多“隐藏的危机”:她的鼓窦入口、上鼓室、后鼓室充满了肉芽组织;听骨链被破坏,砧镫关节假性连接;上鼓室还发现了黄色胆固醇结晶。
面对这些复杂情况,我们团队在持续灌流下,小心翼翼地清理病灶,并用钛合金人工听小骨重建了听骨链。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林女士恢复良好。
术后3个月,林女士前来复查,结果显示她的鼓膜愈合情况十分理想,听力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终于能听清楚了,感觉世界都变得明亮了!”
与传统显微镜手术相比,耳内镜手术有显著优势。无耳后切口:术后不会留下疤痕,也不需要剃发;创伤小、恢复快:借助耳内镜的广角视野,医生可以彻底清理病灶,同时减少对耳部的创伤。术后无需加压包扎,住院时间短,甚至可以当天出院。
慢性中耳炎绝非“小毛病”,如果出现耳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早干预、早手术”,通过耳内镜技术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听力功能,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记者 金晶
通讯员 张冰清 赵丽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