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实验室名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是一所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浙江省、杭州市及滨江区三级政府共建的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依托北航“空天信融合特色”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围绕多维感知、智能物联、智能交通以及智能无人系统等领域,设立了以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的七大研究中心。在杭州白马湖畔,耸立着一个高能级科创平台。在空天信息科技优势融合的“链条”里,如何“飞”出更多硬核成果?成果转化如何加速“飞”向市场?产学研如何协同创新、一同起飞?记者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杭研院”),沿着希望的方向探寻。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微电子与信息材料、大数据与脑机智能等研究中心一个个展现在面前。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智能制造等高精尖科技成果,它们或浓缩在指甲盖大的芯片里,或镶嵌在无人机中,或深藏在各类工业设备里,成为杭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硬核支撑。杭州正在大力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贯通“科学-技术-产业”的全链条;杭研院实践的从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产业化“纵向贯通”的产学研体系,两者同频共振。
让无人系统“心灵手巧”培育低空经济、智能处理、自动驾驶新质生产力无人机也能轻巧地抓取、运送鸡蛋?无人系统也能像生物一样“心灵手巧”?在杭研院,我们得以窥见了酷炫的未来。见到飞行器智能自主系统研究平台项目负责人余翔时,他正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安装调试空中灵巧作业无人机上的芯片,准备新一轮场内试飞。“这是水空复用的无人机;这是特种无人机,也叫空中灵巧作业无人机,可以灵活地抓取、运送一个鸡蛋,可以执行开门破窗等空中灵巧作业任务,末端的操控精度达到了毫米级,是国际领先水平。”余翔一边介绍,一边从模拟水域的空间移步至室内试飞区,对于这些“大宝贝”,他头头是道。在这一台台小小的无人机上,除了酷炫的科技感,我们还能窥见未来产业的方向。余翔团队从事的是无人系统仿生智能研究。简单来说,就是让无人系统具备生物智慧。从代表“心灵”的精细抗干扰控制算法、代表“眼明”的仿生导航技术,到代表“手巧”的仿生操控技术,再到代表“身健”的智能系统技术……过去十几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的带领下,余翔团队建立了多源干扰系统复合精细控制等理论方法,突破了多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了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软硬件研制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性成果。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微电子与信息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与脑机智能、综合交通大数据、网络空间信息安全、智能交通……从杭研院七大中心的科研方向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整合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信息领域的优势力量。也正是从这些科研方向中,我们看到了杭研院在培育低空经济、智能处理、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的无限可能。在杭研院院长王俊教授看来,经过磨合与发展,杭研院在计算机、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电子信息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初步形成了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正为杭州数字经济二次攀登注入了充沛补给。他坚信,杭研院能在杭州孵化培育出低空经济、智能处理、自动驾驶等空天信息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畅想的蓝图,正在落地为现实。眼下,从杭研院孵化培育出的“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大科学装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个“国之重器”,将成为世界唯一、性能最高、空间最大的大型“零磁”空间。一条条新赛道,在大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铺开。杭研院也将开辟更多换道超车的新赛道,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范式,力争成为信息领域世界一流技术创新平台。
毫米波雷达让家具、电器“心思细腻”工业机器人、量子技术、空天信息……加速走出实验室毫米波雷达,这一听起来“高大上”的技术,竟然能让我们的空调、卫浴、门锁,拥有细腻的感知能力?走进毫米波感知与智能监控研究平台,电梯门一开,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墙满屏的样品展示。左手边,还有一间在科研机构鲜少见到的“样板房”:一百平方米左右的场地里,放着冰箱、空调、卫浴、床等家具和电器,看似平平无奇,背后却大有文章。这个和研究院整体氛围略有不搭的场景,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技术支撑——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发射毫米波长电磁波来探测目标的速度和位置。虽然是集成电路的细分赛道,却并不小众。我们在展厅内直观感受到了毫米波雷达的作用:当一行人分坐于展厅内,空调自动吹冷气,并机智地避免了对场内任何人直吹。当我们离开该区域,空调能迅速进入睡眠模式,调小风量。“这项技术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家电大件中,比如空调、冰箱、电视等。”杭研院毫米波平台执行主任袁常顺用手扶了扶眼镜,为我们现场科普,“现在的智能家具或电器,很多都能连无线网络,但只能语音控制,不够智能,如果要创新,增加消费者‘无感’体验,可以加上一个高精度的主动定位传感器”。“杭研院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让我能将关键基础科学的研究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实现技术应用落地。”博士毕业后,袁常顺曾在华为海思从事过芯片研发设计工作。2019年加入杭研院后,主要从事毫米波雷达信号、物联网、芯片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转化,突破了多项新技术。就在几年前,袁博士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他的新名片上,印着“杭州雷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几年前,在杭研院的助推下,杭州雷世科技迅速开发出多款毫米波雷达产品,在智慧酒店、智慧空调、智慧卫浴等领域实现全球第一款量产落地,产品出货量达到了50多万台。工业机器人、量子技术、空天信息……过去几年,杭研院产出的这些高精尖成果,正在加速走出实验室,跃上生产线、走入百姓家。像袁常顺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也正在加速转化身份,成立科创企业、推动成果转化。这些企业的办公地点,大部分也在杭研院内。那是同一个物理空间下,截然不同的两个生态。院内的滨航双创基地,是专为科学家打造的企业孵化器,主要面向量子技术、智能制造、信息材料、低空经济等产业孵化和引进企业。这里,已经走出了17家像雷世科技一样的科创企业,其中有4家企业的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当今世界的一个新趋势,就是产业、科技、要素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为有效推动成果转化,杭研院初步建立了一支由科研人员及工程师为主体,技术经理人、投资人、咨询师、企业家等构成的人员队伍,引导科研人员做面向产业的科研。有了这种被不断打破的边界,新质生产力的新枝从中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