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丰收有“粮策”

2024-05-27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本报记者 蔡思祥

轰鸣的收割机来回穿梭在小麦地里,收获的小麦被送进转运车;田地间,嫩绿的水稻秧苗迎风而立,农户正在给大地披上“绿装”;成片的花生长势喜人,夏管作业如火如荼……“三夏”时节,放眼徐州大地,随处可见生动的抢收、抢种、抢管场景。

市委书记宋乐伟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力建设农业强市,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

连日来,徐州集中人力、机械,抢抓晴好天气开展农业生产,小麦相继喜获丰收,水稻、大豆、花生等作物有序播种。

抢收——

迎来好“丰”景

清晨五点半,天边的圆日点亮了沉睡的乡村,也唤醒了勤劳的蒜农。在邳州碾庄镇娄湖村的蒜地里,蒜农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在蒜农赵小伟的蒜田里,蒜客们忙着给大蒜削茎去须。与以往直接售卖鲜蒜不同,种植户如今多把收获的湿蒜加工处理成净蒜,虽然费些功夫,但收入更加可观。今年村里推广新型蒜架,赵小伟尝试搭建了一个,在繁忙的蒜收季,轻便好拆卸的蒜架,让他感觉省时又省力。处理好的大蒜预计在6月份开始售卖。

据了解,今年邳州市主栽品种有邳州白蒜、河北大名蒜、山东将军红等,邳州市全域推广大蒜晾晒架,指导蒜农科学晾晒,精细加工,分级销售,为蒜农、蒜企提供信息、技术、金融、交通等服务,确保大蒜收得好、卖得好。

在大蒜迎来丰收的同时,徐州小麦也迎来了丰收季。

5月23日,在铜山区伊庄镇伊庄村的麦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正来回穿梭,农户们忙着运载收获的小麦,现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今年我种的100亩小麦,长势良好,平均亩产约1000斤。”伊庄村圩西自然村种植大户丁文报说。

据了解,伊庄镇小麦种植面积5.3万亩,其中1.7万亩山地小麦成熟较早,当地农户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抢收、抢晒,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不远处,柳泉镇5.68万亩小麦相继成熟。麦田里,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金黄的麦穗被迅速收割并脱粒,饱满的麦粒源源不断地流入车厢。据悉,柳泉镇成立“三夏”帮扶队,400多名志愿者和网格员深入田间帮助农户灌装、运输、晾晒小麦,并协助各村对麦收机械需求情况摸底调查,及时调配麦收期间的各类作业机械,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产。

“机械安全是‘三夏’生产安全的保障。农机部门已提前谋划部署,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各乡镇,对全市小麦收割机进行年检年审,指导农机手维修保养,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每一台收割机完好作业。”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处处长侯兆安介绍,今年“三夏”农时紧,为应对夏收灾害天气发生,徐州已加强农机跨区作业调度和应急收割农机的调度,召回5000余台外出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返徐,联系签约外地收割机来徐作业,预计将有3万多台收割机投入到530万亩麦田使用,并最大限度减少机收损失。

抢种——

开启“加速度”

水稻生产,育秧是关键。眼下,睢宁县各地的水稻育秧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在邱集镇沙祠农场,30余名工人正在田间忙碌着。整理秧盘、向水稻育苗用播种机里递育秧盘、上土、上种子、接盘、往田里运输、摆盘、盖膜,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今年沙祠农场计划育秧24亩。“至少够2400亩水稻田插秧使用。目前已全部预订出去了,主要供给关庙、沙祠、王楼等周边村使用。”沙祠农场工作人员王辉说。据了解,邱集镇今年预计种植水稻12.5万亩,秧田面积约1500亩。目前,全镇育秧工作已进入尾声。“1500亩秧苗能够满足全镇水稻的种植需求。”睢宁景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锋介绍,“接下来,镇农业公司将为各村提供技术指导和机插服务,确保丰产丰收。”

水稻育秧结束后,这些青苗就将落地。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大头,眼下徐州正全力推动全市270万亩水稻(包含旱改水2万亩、控减直播稻12万亩)、287万亩玉米、62万亩大豆、31.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落地落实。徐州将组织农民抢时早播,做到边收边种,千方百计加快播栽进度,力争全市旱茬作物6月20日前播种完毕,水稻6月25日前栽插结束。

据了解,近年来,徐州围绕水稻、玉米、花生等主要粮油作物“耕、种、防、收、烘”等关键环节,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农机作业服务,不到一年时间,全市新增农机2.16万台。徐州还全面推进代耕代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机械化种植、收割,开启了农业发展“加速度”。

抢管——

管出科技范儿

三分种,七分管。当前正值田间管理的关键期,在新沂市各高标准农田现场,无人机空中施肥、反循环钻井机打井灌溉、旋耕机深翻起垄……在新沂市窑湾镇王楼村高标准农田现场,一架大型无人机腾空而起,大规模播撒有机肥和生物菌剂。无人机飞手王明月说:“无人机播撒的有机肥和生物菌剂,均是‘一地一测’精心调配而成,经过精准的测土配方施肥,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微生物繁殖,使土壤中各种养分平衡供应,助力农作物增产增收。”

在王楼村的一片麦田里,随着钻井机的轰鸣声,一股清泉喷涌而出。而在几年前,这里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农田灌溉区域受限,抗旱抗灾能力并不高。如今,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完成,给老百姓夏收吃了一颗定心丸。当地农户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我们得抬水浇地,现在沟渠修到地里后,我们灌溉田地非常方便,有利于小麦增产。”

“当前是小麦收获的窗口期,我们将组织农技人员分区包片开展技术指导,统筹抓好‘龙口夺粮’‘虫口夺粮’措施落地,促进小麦安全成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干热风”“烂场雨”“高温逼熟”等气象灾害,将加强预警预报、做好针对性防范。继续落实“一喷三防”等增产措施,促进灌浆、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切实做到小麦一天不收获、管理一天不放松。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