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上,一批江苏青年非遗传承人带来惊艳作品——传承路上,让传统更多“链接”当下

2024-05-25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这个初夏,借文博会的东风,江苏丰富多元的文化在深圳绚丽绽放。古老文化与青春脉动交织,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记者在江苏馆发现,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创造力勃发,不仅传承精湛技艺,还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精神,不断探索传统与现代审美的融合之道,解锁让“华流”成“顶流”的文化密码。

端午到,香囊俏。5月24日的江苏馆里,不时有观众在徐州香包展台前询问。“我们的香包内有薄荷、当归、艾叶、菖蒲、白芷等20多种草药,经过精心配比。”徐州香包代表性传承人孙歌尧忙着向观众介绍。她的奶奶、86岁的马庄村老人王秀英精神矍铄,正戴着眼镜在旁边一针一线地缝制香包。

短短几分钟内,记者看到好几拨观众前来“扫货”。“今天还有一家来自新疆的客户,问我们是否可以采用他们的面料,联手定制特别款香包。”孙歌尧兴奋地告诉记者,她对此非常期待。

孙歌尧于2021年成立了徐州针棒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并创建“歌尧”品牌。“我和奶奶一起做香包,带动村里380多位村民创业、再就业,在大伙儿努力下,去年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孙歌尧说,如果说奶奶是在守正,自己作为一名95后则更注重创新。她指着展台上一款莲花荷包说,比如这款作品,就被设计成了手游《王者荣耀》中“英雄”甄姬的“女儿国国王”皮肤配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以巧夺天工、富有创意闻名于世。在文博会江苏展区,两家苏绣品牌亮出各自代表作,引得众多观众驻足。

一款名为“冰蓝梅纹天球瓶”的瓷绣艺术品,以清新淡雅的冰蓝色调为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它出自苏绣非遗传承人、苏州弥惟文化的主理人——张雪。出生于刺绣世家,在母亲薛金娣的熏陶下,85后张雪深深扎根于苏绣文化之中,成为一名独具匠心的姑苏“绣郎”,始终关注刺绣作品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

张雪的代表作《星空》,运用了20余种针法,一针一线绣出了浩瀚的宇宙星系,赢得多方赞誉。“这次我们带来了《星空》相关衍生产品,包括文创包等,现在市场销售情况都不错。”张雪说,在弥惟文化,苏绣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绣品形式,而是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腕表、手链、项链、丝巾、笔记本……来自苏州的“姚绣”品牌呈现多种精美作品,令观众眼前一亮。其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将苏绣技艺巧妙融入现代生活用品中。

“姚绣”主理人姚兰的母亲姚建萍,是著名苏绣艺术家。本科毕业后,姚兰回到家乡苏州,并邀请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投入到苏绣传承和发展中。“母亲一心追求技艺上的极致,攀登苏绣艺术的高峰。而我希望帮助母亲打造更时尚、更现代的苏绣品牌,让传统手工艺更深层次地链接当下生活。”

短视频和游戏动漫的流行,为苏绣“出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怎样跨越“次元壁”,给了非遗传承人新的挑战。

“姚绣”与《王者荣耀》携手,推出王昭君“乞巧织情”新皮肤,首日销售额即突破8位数;与蚂蚁链合作,上线非遗数字苏绣作品2.4万件、27秒售罄……如今,“姚绣”已成功入驻微信、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社交平台,并积累了逾百万忠实粉丝,向广大网友展现苏绣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底蕴。

“明月万年无前身,照见古今独醒人……”一曲时下流行的国风歌曲《伯虎说》,经由淮歌的重新演绎更具韵味。来自盐城市建湖县淮剧团的两位青年演员王威、谭玉冰,在观众面前“零距离”演出。一位挥舞水袖,一位身着中山装,对唱间深情款款,引得围观者纷纷举起手机录下这精彩一刻。文博会开展以来,每当他们在江苏馆现场亮相表演,总会成为“流量担当”,迅速引来许多观众。

“我们尝试将现代流行歌曲和淮剧相融合,翻唱过《武家坡》《声声慢》《伯虎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淮剧、爱上淮剧。”王威告诉记者。平时,淮歌“潮唱”在淮剧小镇经常与游客们见面、赋能文旅融合,这次文博会上观众的反应给了他们更多动力,他们将继续做好传承,让传统戏曲发扬光大。

记者 顾星欣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