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苏州 > 正文

打造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江南样本”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1-10 17:45:43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业两年多来,“苏作馆”于1200平方米的空间内让“苏流”涌向世界——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打造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江南样本”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得到“Z世代”的青睐,“华流”一词被越来越多地提及。这股在东亚、欧美流行的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文化潮流,指向一个中华文化感染世界的可期未来。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日益澎湃、势不可挡的“华流”之中,苏州的“江南文化”以苏绣、缂丝、核雕、玉雕等苏工苏作为载体,自明清至今,生生不息,流行不绝。恰如一汩汩精致秀雅的“苏流”,汇入其中。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开业于2021年5月、集中展销诸多门类苏作精品的“苏作馆”上海国展中心旗舰店,以古韵新颜的姿态,以沪上“苏州会商厅”的面目又一次精彩绽放。这扇在世界舞台传播“江南文化”魅力的精雅之窗,正成为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的“江南样本”。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于是,今年进博会期间,在宾客填门的“苏作馆”,在一件件精巧非凡的苏作文物中,在宋锦拎包、缂丝旗袍、苏绣挂件等热销衍生品中,在蹲坐着倾听吴派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讲授知识的年轻人中……“苏流”正涌向世界。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撷英集粹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在世界级舞台为苏州“代言”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月亮门前人流如织,“苏作馆”里人头攒动。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又是一年进博会,八方宾朋齐聚“四叶草”。开业两年多,“苏作馆”已然在沪上站稳脚跟,成了大型展会期间、世界各地游客沉浸式体验苏式生活、感受“江南文化”的“打卡点”。截至目前,这里已接待客群1000余批次,10万余人次从四面八方而来,通过这扇窗口,看一看苏州。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1200平方米的展厅,从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特大城市中撷英集粹,把时空经纬织就的江南气韵,具体到一个个妙手巧思的匠人,一件件玲珑剔透的物什,一缕琴音,一声软语,一根绣线……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2021年开馆之初,这里就被划分出苏宫区、大师精品区、大师衍生品区、苏工苏作演艺区、直播间等功能区域。苏绣、缂丝、宋锦、玉雕、核雕、苏扇等12个苏作门类,36位苏州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的200余件艺术精品、2000余件艺术衍生品被囊括其中,成为“苏作馆”里描述苏式生活、“江南文化”的字与句,无声却铿锵。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2年过去,“苏作馆”变得更精致、更丰富、更多元。20多个苏作门类,50位苏州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的近500件艺术精品,以及4000余件艺术衍生品在这里,更详尽地向世界诉说苏州“最江南”的故事。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曾经展陈明清宫廷皇家珍品当代复制品的苏宫区,以王建江的《仿清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蔡金兴的《仿故宫乾隆御铭砚》、苏州祥韵牙雕艺术馆的《牙雕水仙》等展品,令一众看客为苏工之巧、苏作之精叹为观止。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本届进博会期间,苏宫区焕然一新,把明清宫廷里的江南色彩带到了此时此地,精心布设“漆器料器文物特展”。展出的12件漆器、25件琉璃器,均系苏州工匠数百年前为宫廷所作之文物。展品之中,有一款乾隆年间所制蓝色金星玻璃桥耳香炉,器身仿若深蓝色夜幕上缀满亮星,熠熠生辉,足见苏式审美之卓越超前。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见微而知著,观往以知来。苏州低调务实、精工细作的城市品格,在“苏作馆”的千百件器物中得到彰显。这些器物,如同千百个充盈着耐心、恒心与韧劲的细枝末节,于细微处为这座江南之城代言。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客流如织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演绎人文经济融合共生新场景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开在上海国展中心的“苏作馆”,是国内苏作工艺门类覆盖最广、收录作品最优、入驻大师分量最重的国际化展销平台,其中展出的每一件当代苏工苏作,都是可销售的。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作为凝聚江南文化精粹、展现苏州生活风尚的一个典型符号,在“苏作馆”开业的2年间,苏工苏作俨然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展商认知苏州的生动切入点。一个可听、可感、可触,甚至是可买的鲜活“文化IP”逐渐成型。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去年进博会期间,一位沪上藏家在“苏作馆”相中了省工艺美术大师、苏州玉雕非遗传承人瞿利军雕刻的一鼎白玉香炉,爱不释手,回家后与家人商量再三,最终以40多万元的价格把香炉拿下。也有若干外地展商,在“苏作馆”看上了“上久楷”和“太湖雪”的丝绸制品,展会结束后专程跑到苏州采买。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今年进博会期间,“苏作馆”的工作人员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一点儿空当也没有”。馆内的苏作衍生品销售尤为火爆,为苏州“吸粉”无数。河南的客人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一个价值7800多元的宋锦女包,北京的客人在价值上万的缂丝旗袍前挪不动脚,苏绣的小屏风一直有外国客人询价,玉雕的展台前不时传出“啧啧”的赞叹声……苏州古琴大师裴金宝在苏作馆演奏时,不少观展者为琴音吸引,驻足观看,结束后更有乐迷向他请教了半个多小时。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短时间之内,巨大的流量涌入“苏作馆”。在古典与现代的交融碰撞中,苏工苏作从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立”了起来。小小的“苏作馆”,演绎着苏州人文经济融合共生的新场景,践行着苏州“江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苏州文旅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闾平贵告诉记者:“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100多家主流新闻媒体报道了‘苏作馆’。‘苏作馆’的宣传片还在日本东村市的官方网站亮相。各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代表、国际友城驻上海办事处代表等20余位外籍人士也到店探馆。”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苏作馆’在进博会这个高能级平台上与中外观众亲密接触,让世界能够通过苏工苏作了解苏州‘江南文化’。”闾平贵说,过去2年,“苏作馆”充分利用大型展会的流量优势,加强与文化旅游头部企业的对接合作,先后接待中青旅、中金公司、华贸集团、锦江集团、东方国际、东湖集团等大型企业客群近600批次;还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复星旅文、携程集团、光大银行等签署了合作协议,预备在苏工苏作的市场化运营平台、文化旅游的引流拓面、以现代金融助推传统工艺振兴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溢出效应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打造引流吸“金”的“苏州会商厅”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大展会、大流量让“苏作馆”成为苏式文化潮流涌向世界的通道。世界各地的目光投向这方1200平方米的江南空间,持续释放溢出效应,让“苏流”强势“出圈”。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11月6日,姑苏区的一场消费服务业招商推介会在“苏作馆”上海国展中心旗舰店举办。一批数字经济、商贸消费、文旅融合、外资外贸等领域的重点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额约4000万美元。其中也包括苏州新闻出版集团与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在文化服务领域的战略合作。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今年早些时候,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苏州文旅推介招商会”也将举办地锁定在了“苏作馆”,以实现苏沪两地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整合,进一步开拓上海文旅客源市场。13个重点文旅投资项目在现场签约,涵盖了数字内容、影视娱乐、文化旅游等核心领域。会上还推介了苏州文旅招商的各项资源,发放了苏州文旅消费券。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苏作馆”正逐步成为全天候面向国内外客商宣传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示苏州营商环境开展招商活动的沪上“苏州会商厅”。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与此同时,“苏作馆”的模式也被各兄弟省市竞相效仿。2021年“苏作馆”开业后,带动了湖北、广东、山西、江西、内蒙古等省市在上海国展中心开设长期展示窗口。各省市的文化精粹在“四叶草”华彩绽放,形成了一道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人文交流的靓丽风景线。本届进博会期间,各家展馆合力在世界舞台打开了一扇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化之窗。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在将苏州“江南文化”转为新流量、新动能,赋能文化经济的道路上,“苏作馆”的精彩实践仍将继续。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苏作馆”苏州店的落地工作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在苏州全面推进大名城保护、大载体建设和大文化赋能的过程中,“苏作馆”苏州店将成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韧性、耐心和定力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窗口和文化地标;成为苏州的时尚中心和城市名片。□苏报记者 王敏悦Dpz新江南网 | 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