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月收入超2000元!家门口的手工活,编出社区困难群体的“幸福梦”

2024-05-02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都市快报讯  “从这里穿进去,然后收紧……”在上城区凯旋街道景芳三区“巧景阁”手工坊内,主理人王新枝正手给新学员上手工第一课。只见她剪下一段红绳,熟练地转动手指,一个精美的中式盘扣就做好了。

从去年8月开始,王新枝带领的手工团队开始承接来料加工业务,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成员也从最开始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10余人。

最多的一个月,来料加工的收入突破了15000元,其中个人最高收入超过了2000元。家门口的手工活,编出社区困难群体的“幸福梦”。

“自学成才”当裁缝

练就一双巧手

19岁那年,王新枝进入长征无线电厂工作,在工作之余,逐渐迷上了做手工。

“因为(我的)衣服比较难买,所以就想尝试自己动手做。”王新枝回忆,“那时候可没有电脑和网课,我就去新华书店买书自学。”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新枝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战”,拿着布料边学边练,逐渐练就出一双巧手,自家外甥女、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穿上了她量身定制的童装。

2000年,因为无线电厂的经营难以为继,王新枝来到了一家服装公司做车间收发员,一干就是9年。从一名普通的收发员,做到了公司中层管理员,管理着公司百余名员工的人事工作。

工厂搬迁到下沙之后,因为路途遥远,交通又不方便,王新枝不得不放弃了这份工作。突如其来的落差,也曾让她陷入迷茫。

为了让自己不再胡思乱想,王新枝捡起了旧时热爱,继续钻研起了手工活,半年时间,在家沉下心来看书学习,很快熟练掌握了当时流行的各种手工文创产品的制作。

加入助残队伍

因为能够感同身受

同年11月,景新社区发来邀请,希望王新枝加入助残队伍。

“残疾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就是害怕别人关注的目光,害怕与社会接触。”王新枝欣然接受,成为一名为残疾人服务的残疾人。

“我自己也是一名残疾人,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想帮他们走出家门,只要走出去了,就会发现有更广阔的一片天”。从小酷爱手工制作的她,萌生了在家门口创办手工坊的想法。

在得到街道和社区领导的支持后,王新枝先后参加了景泰蓝工艺画,编结和钩织的培训学习。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在创业园的扶持下,2012年8月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王新枝工作室”,帮助残障朋友在社区家门口学习手艺。

王新枝说,“做手工不仅可以学到一门技术,做成功了,心里还很有成就感。我就拿我自己做例子,鼓励他们勇敢走出家门,让自己不再孤单。尤其是一些心智障碍的残疾人,更加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做手工除了可以提高自信,也是自我‘疗伤’。”

时间一长,王新枝也成为了大家心中无话不谈的知心大姐。彼此之间,也将这个小小的工作室当成了共同的家。

可以买作品、可以学手工

欢迎大家来逛“巧景阁”

现如今,王新枝的工作室有近五十平方米的宽敞空间,窗明几净,非常温馨。木质桌椅旁边,是一长条展示台,放满了她和学员们的作品。钩针、毛线、编结、编绳、景泰蓝工艺画……一件件做工精细、爱意满满的作品让人爱不释手。

王新枝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大家的收入,此前她都是抽时间去各个地方摆摊,但是收入不稳定,后来想到了来料加工。合作的“大红鹰辅料”商铺老板娘人很善良,送料取货都亲自上门,款项也是当天结清。成为了熟练工,一天就能赚八十元以上,学员们个个干劲满满。

80后的刘燕(化名),平时喜欢上网玩游戏,到现在每天能按时来工作室做手工,不仅增加了收入,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60多岁的郑大姐,做了手工之后,急躁的脾气柔和了下来,手艺越来越熟练,每天的收入可以贴补不少家用,嘴角常常挂着微笑……

前段时间,上城发布将王新枝工作室的故事发在了抖音,很多人慕名而来,想要和她学手艺。在记者现场采访当天,就有一位特地从观音塘小区过来的学手艺的聋人姑娘。她虽然听不见,但是很有悟性,在王新枝的指导下学起来很快。

“你真聪明,学的很快。”王新枝打着手语夸奖她。这位姑娘瞪大了双眼,似乎是很久没有听到夸奖了,咧着嘴一直笑,伸出大拇指勾了勾,说了句“谢谢。”

虽然有些时候教到嗓子沙哑,累到倒头就睡,但是对于王新枝来说,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残障人士,她觉得是一种温暖的传递:欢迎想要学做手工来到凯旋街道景芳三区“巧景阁”学习,也欢迎大家走过路过进来逛逛,挑挑买买。

延伸阅读

创新探索“微型残疾人之家”

凯旋街道助力残障人士家门口就业

景新社区“王新枝工作室”是凯旋街道“微型残疾人之家”的创新探索,致力于打造集“就业+文体+康复+照料+学习”等链式服务于一体的十分钟助残生活圈。在这里,残障朋友可以学习制作手工产品,加强社会社会融入的同时,获得一定经济来源,重拾生活信心。

一直以来,凯旋街道将助残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开展,依托街道残疾人之家、助联体服务站和15个社区的助联体服务点,形成“1+1+15”的立体式、全周期助残工作机制,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服务、生活支持、就业帮扶、文体活动、社会融入、康复训练等,形成社会合力共建“助残有礼”良好氛围。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